忌口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忌口是指患病时应忌什么饮食;广义的忌口还包括因年龄、性别、体质、气候、地区的不同和药物的配伍禁忌以及药物与食物、食物与食物之间的相克、不宜和禁忌。
古医籍曰:“不遵禁忌,误在放纵;概不敢食,误在拘泥;而当食不食,坐失亦多矣。”科学的忌口是辨证的,一分为二的,各人应根据自身状况的不同,灵活运用。不要毫无禁忌,放纵饮食;也不要盲目忌口,将“忌口”变成了“闭口”,会导致人体必需的营养得不到满足,危害健康。笔者发现不少有关忌口的误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西医不忌口
不少人认为只有中医才重视忌口,这不对。其实,西医一样需要忌口,有的还特别强调忌口。例如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之戒烟,糖尿病之忌糖,过敏性、化脓性中耳炎之忌蛋。痛风病的忌口就更多了,什么酒类、红茶、红肉、酸性食物、老火靓汤,都不宜多吃。
二、宁戒勿食
有的人患病时过分恐惧食物的毒副作用,对怀疑或传闻有碍治病的食物,一概不吃,甚至对一些较为中性又富营养的食物,也不敢食用。例如有人认为癌症患者不能吃“发物”。其实,虚弱的癌症病人,正是需要这些所谓的发物,例如鱼、虾、鸡、蛋等,用这些丰富的蛋白质,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三、因噎废食
有人常把自己一次偶然的体验变成不变的规律。例如饮过一两次牛奶出现腹泻,以后就再也不敢喝了,这多可惜呀。其实,人对食物是可以逐渐适应的,也可以通过脱敏的办法,从少量到多量逐步适应。
四、以讹传讹
患病忌口,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说法和禁忌,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和气候而有所不同,但其中也存在以讹传讹的误区。
总之,如果记不住什么食物会相忌,最好的办法是:第一,食物多样化,经常更替饮食品种;第二,进食两种以上涉嫌相忌的食物,最好相隔一些时间,避免不良的化学反应。人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偶然“相克”一下,问题是不大的。(顾玉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