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转星移,时序交替,2010年1月20日,又到一年24节气中最后一个节气——大寒。太阳黄经为300度。大寒就是天气寒冷到了极点的意思,它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大寒正值四九、五九期间。大寒过后,便是“水暖三分”的立春了,尔后天气渐暖。
中国长江流域一带平均气温为-2℃至-4℃,最低温度为-14℃至-7℃,极端最低温度-20℃(北京极端最低温度-27.4℃,1966年2月22日),最大冻土深度30至40厘米,是每年冻土最深的节气。
从节气的含意可知,24节气可分四类。表示寒热变化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8个节气。象征气温变化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5个节气;反映降水有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7个节气;反映物候或农桑活动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4个节气。
中国农民喜欢用24节气,指导和安排农业生产,歌谣为证:种田无定律,全靠看节气;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滴水干;清明忙种粟,谷雨种大田;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芒种大家乐,夏至不着棉;小暑不算热,大暑在伏天;立秋忙打靛,处暑动刀镰;白露贲割地,秋分无生田;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立冬先封地,小雪河封严;大雪立冬月,冬至数九天;小寒忙买办,大寒要过年。
大寒节气降水稀少,常有寒潮、大风降温天气,气候较干燥,北京相对湿度30%至40%。
大寒三候是“一候鸡乳;二候征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意即大寒节气可以孵小鸡。而鹰隼之类的征鸟,盘旋于天空中到处搜寻食物,以便补充身体的能量,抵御严冬。水域中的水一直冻到水中央,冰冻很坚实,冰层也最厚。中国古人是在小寒与大寒时节从河塘中取冰块收藏于地窖,以备夏需。
大寒正值农历腊月,此时下雪叫腊雪。在农业上,用雪水浸种可提高种子发芽率,有促进作物生产、丰产丰收;家畜、家禽饮雪水,可以增强体质,母鸡多下蛋;积雪覆盖在大地上,能有效阻挡寒冷空气入侵,又可减少土壤热量向外散失,起到御寒保暖作用;积雪不仅能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而且融化的雪水对土壤起到抗春旱保墒作用;同时,积雪融化时要耗土壤中大量的热量,使土壤温度突降至0℃,冻死害虫能减少病虫害发生。正如农谚云:“瑞雪兆丰年”。
在养生上昔云:“大寒大寒,防风御寒,早喝人参、黄芪酒,晚服杞菊地黄丸”一说。在饮食上,宜多摄入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食物,如牛、羊肉、鸡肉等;偏于阴虚者食补以鸭肉、鹅肉为佳。据《随息居饮食谱》中说:“鸭肉滋五脏之阴,清虚劳之热,补血行水,养胃生津”。
此外,寒冬腊月应常食御寒粥食。如羊肉粥、韭菜粥、牛肉粥、栗子粥、核桃粥、枸杞粥、人参粥、鲢鱼肉粥等。(谢在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