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干旱持续肆虐,中国农业专家正在考虑放弃传统主食——大米,转而鼓励农民种植土豆。
饭桌上的炒饭可能会让位于土豆泥和薯条,这样的前景令中国美食家们长嘘短叹,然而许多农业产区的严酷干旱意味着这种转变也许势在必行。
其貌不扬的土豆更加耐旱,更可能成为水稻乃至小麦的替代作物。
大米占据了中国饮食文化的中心位置。人们对大米食品的称呼——“饭”——同样是对食物的泛称:有种常用的打招呼方式是“你吃饭了吗”;一份稳定的机关工作被称作“铁饭碗”。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专家屈尽玉(音)说:“土豆比水稻和小麦更加耐旱,更适合中国,因为中国六成的耕地缺水。”
这种转变遇到的问题之一是如何用补贴来说服农民放弃水稻和小麦。
中国是世界上种植土豆最多的国家。长期以来,土豆一直是西北等地区的后备粮食。如果小麦歉收就种植土豆,因为土豆在干旱时期的产量至少能达到正常产量的60%。当地农民称之为“救命粮”——在中国,土豆被当作一种粮食作物。
虽然洪水成为今夏中国媒体的焦点,但中国每年灌溉用水的缺口仍然高达300亿立方米。
中国科学院研究员陈凡(音)说:“土豆不但更有营养,而且每公顷产量比其他作物高出三到四倍。”
陈凡还说:“由于技术限制,水稻、玉米和小麦的单位面积产量难以提高,于是土豆成为满足13亿人粮食需求的更好选择。”
中国国土资源部表示,中国在过去10年里丧失了将近7%的耕地。农田还受到污染和水土流失的严重影响。中国六分之一的耕地被重金属污染,超过四成的耕地存在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