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养殖罗非鱼 HACCP体系 速冻加工
危害分析及关键控制点(HACCP)是目前国际上推行的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最有效、最经济的安全卫生控制体系。该体系的宗旨是将可能发生的食品安全危害消除在生产过程中,即强调对危害的预防,而不是依赖于最终产品的检验。HACCP可以应用于从初级生产到最终消费的整个食品产业链。国际上,HACCP体系最初是应用于食品加工领域的安全质量管理,20世纪90年代后逐渐在水产养殖生产领域开始应用[1]。1995年l2月18日,FDA 发布了根据 HACCP的七个原理而制定的海产品法规,称作"水产和水产品加工和进口的安全与卫生程序",即海产品HACCP法规,法规于1997年12月18日正式生效。目前,FDA还制定了“水产品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指南”的第四版,它代表了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在这一领域的最新思考,FDA推荐水产品的加工者将两文件结合使用于HACCP系统的发展中。
罗非鱼(Tilapia)为一种中小形鱼。现在它是世界水产业的重点科研培养的淡水养殖鱼类。据海关数据统计,2013年前3季度我国水产品一般贸易出口量263.78万吨,出口额146.74亿美元。其中罗非鱼系列产品占一般贸易出口额的9.9%,出口量40.67万吨,出口额14.49亿美元,同比数量增加11.51%,金额增加24.55%。在出口量及总金额增加的同时,产品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因此,为了进一步保证出口罗非鱼产品的质量,HACCP体系在生产加工中的有效应用就显得十分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