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网服务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HACCP研讨会 » 第七届HACCP研讨会 » 论文集 » 正文

风险系数在天津出口食品风险分析中的初步应用 ——以两种商品为例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10-09  来源:食品伙伴网
核心提示:检验检疫机构对出口食品的风险管理是指通过风险识别、风险评价、风险处置以及风险监督管理等环节,通过分析对出口食品检验监管可能构成的风险因素和程度,科学配置监管力量,突出监管重点,使检验监管更加科学有效的一种方法。在风险信息收集的基础上,引入危害物风险系数,建立数学模型,根据既往不同商品相关的检测数据引入数学模型,进而量化危害物风险程度的大小。危害物的风险系数,它综合考虑了危害物的超标率或阳性检出率、施检频率和其本身的敏感性的影响 ,并能直观而全面的反映出危害物在一段时间内的风险程度。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到高风险
 
李力军 冯基刚 景岚 孙俐 文靖
摘要:检验检疫机构对出口食品的风险管理是指通过风险识别、风险评价、风险处置以及风险监督管理等环节,通过分析对出口食品检验监管可能构成的风险因素和程度,科学配置监管力量,突出监管重点,使检验监管更加科学有效的一种方法。在风险信息收集的基础上,引入危害物风险系数,建立数学模型,根据既往不同商品相关的检测数据引入数学模型,进而量化危害物风险程度的大小。危害物的风险系数,它综合考虑了危害物的超标率或阳性检出率、施检频率和其本身的敏感性的影响 ,并能直观而全面的反映出危害物在一段时间内的风险程度。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到高风险的对象进行重点监管,使日常监管的更加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大力提高对出口企业的监管水平。
关键词:风险分析 风险系数 危害物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加入WT0以后,我国进出口食品贸易的快速增长以及现代物流管理的出现,对进出口食品的检验监管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出口食品检验检疫模式为以成品检验为主。随机抽样、实施批批检验检疫,从长远来看,这种模式已越来越不适应快进快出、少环节、“零库存”的现代物流的需要,也与国际通行做法不相符。如何在确保出口食品的安全的前提下提高检验检疫的验放效率,已成为当前检验检疫工作面临的两项重要挑战。对出口食品进行风险分析是检验监管模式改革的依据,如何利用风险分析的理论将产品进行分类,如何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划分抽样检测的频率,提高监管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已是困扰检验检疫部门有效监管的主要难题。目前,检验工作的重心应从对产品的检验转为在风险分析基础上按风险类别实施抽样和监管,保证产品质量。
近年来, 随着食品风险分析理论的逐步发展和成熟, 一些科学工作者也在致力于以风险分析为基础的企业管理和产品检验模式的理论研究。2000年,美国的Sperber运用风险评估的理论介绍了HACCP体系中危害分析的过程如何从定性分析转化为定量分析。关于预测微生物学在风险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2001年,荷兰的Nauta分析了目前用于HACCP 体系的一些定量微生物风险评估模型的局限性, 提出了需要建立能最大限度模拟微生物的变异性及其不确定度的模型。2002年,澳大利亚的McMeekin和Ross比较全面的介绍了预警微生物学的原理、发展历史和应用的各种模型, 探讨了预警微生物学在风险评估中的作用。近年来,很多国家在进出口食品的检验程序方面做了一些改进。其目的是为了简化手续及迅速验放,同时也使政府部门可以集中精力重点监管,其基本方向都是在风险评价的基础上开展分类管理。
 

作者简介:李力军,女,工作单位:天津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科长、学士学位、研究方向: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检验检疫机构对出口食品的风险管理是指通过风险识别、风险评价、风险处置以及风险监督管理等环节,通过分析对出口食品检验监管可能构成的风险因素和程度,科学配置监管力量,突出监管重点,使检验监管更加科学有效的一种方法。在风险信息收集的基础上,引入危害物风险系数,建立数学模型,根据既往不同商品相关的检测数据引入数学模型,进而量化危害物风险程度的大小。根据查阅的文献(1)及本研究实际情况,确定数学模型公式为R=aP+b/F+S;其中P—该种危害物的超标率(对病原微生物和禁用物质是阳性检出率)、F—危害物的施检频率、S—危害物的敏感因子、a、b分别为相应的权重系数。P和F均为指定时间段内的计算值,敏感因子S是根据当前该危害物在国内外食品安全上受关注程度而调整。P、F、S随考察时间区段而动态变化。因此,根据具体情况可分为长期风险系数(1年、2年)、中期风险系数(半年、3个月)短期风险系数(1个月、1周)。权重系数a在实际应用中取值一般在100左右,而 b在0.1左右比较合适,敏感因子S对于新开检的或是在国内外备受关注的危害物,S=2。对于正常施检、可能存在的危害物,S =1;对国内外关注度日益下降的危害物,S=0.5。当S取值一定时, R将随P、F的变化而变化。R <1.5,该危害物为低度风险; 1.5≤R≤2.5,危害物为中度风险; R >2. 5,危害物为高度风险。
危害物的风险系数,它综合考虑了危害物的超标率或阳性检出率、施检频率和其本身的敏感性的影响 ,并能直观而全面的反映出危害物在一段时间内的风险程度。通过引入危害物风险系数,对抽检食品中的各种危害物危害程度的大小进行风险级别的识别,根据危害风险系数的高低,明确抽样品种、检测项目重点以及安全监管的重心所在;进而科学评价食品安全监管的效果。对食品安全状态实施动态和量化的评价的基础上,制定针对性的监管方案,并对方案进行论证,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到高风险的对象进行重点监管,通过风险分析,将出口食品及其生产企业归入不同的检验监管模式,使日常监管的更加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大力提高对出口企业的监管水平,严格有效的把关。
首先风险信息的收集是进行风险分析的基础。为了对风险管理信息进行高效的管理,可有效整合现有信息系统资源,充分利用CIQ2000、实验室管理系统中出口食品数据以及其他相关的信息,在此基础上按照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总体思路,将经验判断和各种信息有机结合起来,得出可靠的风险因素量化结果,从而采取更有针对性的对策和措施,减少风险,提高效能。
其次出口食品风险识别信息主要来源于以下几方面:一是出口食品检验监管依据,包括国家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以及国外的相关要求;二是出口食品检验监管过程获得的信息及管理结果,包括对出口食品的监测结果、各部门执法评估结果、重要出口食品质量分析报告等;三是风险预警信息,包括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风险预警通报以及国外官方发布的预警通报等;四是通过外部合作和行政互助获取的信息,比如出口食品遭受退货的信息、流通领域查处的不合格食品的情况、在生产领域查处的不法食品生产企业及其产品的情况等;五是媒体信息等。
本文选取天津地区出口的3种典型商品为例,收集2008年三种商品出口批次与检测数据,并对现有数据进行定量分析,根据实际情况设定参数中的各指标大小,并对实验室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本次研究中权重系数a取值为100, b为0.1,敏感因子S对于新开检的或是在国内外备受关注的危害物,S=2。对于正常施检、可能存在的危害物,S =1;对国内外关注度日益下降的危害物,S=0.5。
表1、2008年天津三种食品危害物风险系数表
年份
食品名称
检测项目
出口批次数
抽检批数
F
不合格批次数
P(%)
S
R
风险系数
2008年
软糖
甲醛
623
604
96.95%
3
0.50%
1
1.599834
中度
 
 
二氧化硫
623
604
96.95%
0
0.00%
1
1.103146
低度
 
 
沙门氏菌
623
604
96.95%
0
0.00%
1
1.103146
低度
 
 
志贺氏菌
623
604
96.95%
0
0.00%
1
1.103146
低度
 
 
金黄色葡萄球菌
623
604
96.95%
0
0.00%
1
1.103146
低度
 
 
大肠菌群
623
604
96.95%
0
0.00%
1
1.103146
低度
 
 
菌落总数
623
604
96.95%
0
0.00%
1
1.103146
低度
 
 
623
604
96.95%
0
0.00%
1
1.103146
低度
 
 
623
604
96.95%
0
0.00%
1
1.103146
低度
 
 
623
604
96.95%
0
0.00%
1
1.103146
低度
 
 
诱惑红
623
604
96.95%
0
0.00%
1
1.103146
低度
 
 
柠檬黄
623
604
96.95%
0
0.00%
1
1.103146
低度
 
 
日落黄
623
604
96.95%
0
0.00%
1
1.103146
低度
 
 
亮蓝
623
604
96.95%
0
0.00%
1
1.103146
低度
 
 
胭脂红
623
604
96.95%
0
0.00%
1
1.103146
低度
2008年
牛奶
氯霉素
23
23
100.00%
1
4.35%
2
6.447826
高度
 
 
链霉素
23
23
100.00%
0
0.00%
2
2.1
中度
 
 
商业无菌
23
23
100.00%
0
0.00%
2
2.1
中度
 
 
黄曲霉毒素M1
23
23
100.00%
0
0.00%
2
2.1
中度
2008年
番茄酱罐头
 
 
霉菌
996
185
18.57%
0
0.00%
0.5
1.038378
低度
 
商业无菌
996
185
18.57%
0
0.00%
0.5
1.038378
低度
 
甲胺磷
996
185
18.57%
0
0.00%
0.5
1.038378
低度
 
 
敌敌畏
996
185
18.57%
0
0.00%
0.5
1.038378
低度
 
 
甲拌磷
996
185
18.57%
0
0.00%
0.5
1.038378
低度
 
 
PH值
996
185
18.57%
0
0.00%
0.5
1.038378
低度
 
 
对硫磷
996
185
18.57%
0
0.00%
0.5
1.038378
低度
 
 
溴氰菊脂
996
185
18.57%
0
0.00%
0.5
1.038378
低度
 
 
996
185
18.57%
0
0.00%
0.5
1.038378
低度
 
 
996
185
18.57%
0
0.00%
0.5
1.038378
低度
 
 
996
185
18.57%
0
0.00%
0.5
1.038378
低度
 
 
996
185
18.57%
0
0.00%
0.5
1.038378
低度
 

从统计分析来看,2008年天津地区出口的三种食品:番茄酱罐头检测项目的风险系数均为低度,提示我们该种商品属于低风险商品可相应减少抽检批次与检测频率,而牛奶中氯霉素检测项目风险系数为高度,提示我们此种商品目前应加强源头管理,重视奶源验收,防止不合格奶源进入生产领域,检验检疫部门应对奶源增加抽检批次与检测频率。而软糖检测项目中的甲醛风险系数为中度,其余项目均为低度,提示我们应对软糖中甲醛含量予以重视,对生产源头、生产过程中、成品包装进行排查,追溯甲醛易污染环节,进而有效进行控制。
对出口食品企业进行风险分析是检验监管模式改革的基础,根据出口食品检验工作的实际,结合危害物本身的敏感性、风险程度及其相应的施检频率,对既往检测的相关数据进行模拟运算,对食品安全状态实施动态和量化的评价,在商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企业的社会信誉度、自主研发能力、生产条件、检测能力、质量管理水平、产品质量和人员素质等因素,综合评价企业等级。利用风险分析的理论,充分考虑产品的生产工艺、国内外技术标准和法规的要求、产品的用途、贸易方式特点、市场波动等因素,综合划分产品的类别。
风险管理的意义在于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到高风险的对象进行重点监管,因此应针对不同产品自身特性、生产特点以及企业管理水平等各方面因素,通过风险分析,将出口食品及其生产企业归入不同的检验监管模式,对高风险的企业的产品实施重点监管,对低风险的采取方便快捷的通关模式,并结合动态管理的原则,做到科学有效。对出口食品企业进行风险分析使检验检疫机构的工作由被动变为主动,从以往单纯的成品检验转变为生产全过程的监控,保证了工作质量,又提高了通关速度,真正达到了“管理科学、监管有效、提高效率”的目的。对最终产品的检验监管过程前移,不合格的因素在生产过程中得到控制,检验检疫机构通过日常监管和出口成品抽查可以有效控制产品质量,加快出口放行速度,为企业缩短交货期,减少产品库存,提高资金利用率,争取到更多的商机,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大通关”。
 
参考文献:
1、金正宇,胥传来,谢正军. 食品安全导论〔M〕。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 104.
1、李朝伟. 食品风险分析. 检验检疫科学,2001,11 (1) :37-38
2、秦燕. 危险物的风险系数及其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检验检疫科学,2003,13 (5) :13-14。
 
 
 
作者简介:李力军,女,工作单位:天津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科长、学士学位、研究方向: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原文下载: 《风险系数在天津出口食品风险分析中的初步应用 ——以两种商品为例》
编辑:foodvip

 
关键词: 风险 天津 出口 HACCP
[ 网刊订阅 ]  [ HACCP研讨会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推荐图文
推荐HACCP研讨会
点击排行
 
 
Processed in 0.024 second(s), 16 queries, Memory 1.14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