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贤敏[1] 上海松江检验检疫局
摘要:邻苯二甲酸酯污染是最新发现的一种化学污染,由于部分食品接触材料中含有邻苯二甲酸酯,在和含油脂食品、含酒精食品接触过程中会发生迁移,导致食品中邻苯二甲酸酯含量超标。本文通过对一起食品由于接触材料中邻苯二甲酸酯污染案例的研究,反映出目前企业在HACCP计划的危害分析过程中存在的对食品接触材料的化学危害忽视的问题。
关键词:邻苯二甲酸酯 食品接触表面 污染 危害分析
一、研究背景
邻苯二甲酸酯,缩写DEHP,是邻苯二甲酸形成酯的统称。当被用做塑料增塑剂时,一般指的是邻苯二甲酸与4~5个碳的醇形成的酯。邻苯二甲酸酯是一类能起到软化作用的化学品。它被普遍用于玩具、食品包装、乙烯地板、壁纸、清洁剂、指甲油、喷雾剂、洗发水和沐浴液等数百种产品中。最近台湾地区爆出部分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非法将邻苯二甲酸酯作为增稠剂添加到食品中的案例。研究表明,邻苯二甲酸酯科干扰内分泌,使男性精子数量减少、运动力低下、形态异常,严重的还会导致死精症和睾丸癌,是造成男性生殖问题的“罪魁祸首”。一般人容易会在塑胶制品包装中接触到邻苯二甲酸酯类,在生活中有含有油脂及酒精的食品在加工、加热、包装、盛装的过程中可能会造成DEHP的溶出且渗入食物中。
二、提出问题
近期某企业生产的一批食品成品中检测出邻苯二甲酸酯超标。企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料有低筋粉、黄油、起酥油、鸡蛋、水、盐等。生产工艺为配料、机器搅拌、人工揉面、冷藏(0-5℃15小时以上)、压皮机轧面制皮、二次冷藏(0-5℃15小时以上)、手工压模、烘烤(一道烘烤200℃、二道烘烤155℃)、冷却、内、包装、外包装。所有原料、内包装材料和消毒用的酒精检测证明均不含有邻苯二甲酸酯。根据工艺流程和现场调查情况,我们认为可能是由生产过程生产设备对产品造成污染。企业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共有四处接触或可能接触塑料制品,包括:
1)面团冷藏时使用外套塑料袋的塑料盘,两次在30小时以上;
2)轧面制皮工序面团直接置于可能含塑料成分的传送带上压皮;
3)压模和烘烤时在上下两个模具内,模具为日本进口,主体为金属,表面涂层可能含有塑料成分;
4)内包装前冷却分拣时置于PP塑料箱中,且塑料箱使用酒精消毒。
该企业产品为含油性食品,如果企业设备中食品接触表面材料含有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在加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着迁移污染的隐患。因此,对上述可能产生污染的工序设置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寻找导致成品中邻苯二甲酸酯污染的真正原因。
三、实验步骤
根据产品的生产工艺,实验分三天进行。第一天下午在企业车间按照配方配制一料实验料(重量约10公斤),搅拌冷藏15h后,抽取面团样品一份(200g,样品编号1),第二天上午将面团分成两组进行压皮,一组进行人工压皮,抽取压皮后面皮样品一份(200 g ,样品编号2);一组进行机器压皮,抽取压皮后面皮样品一份(200 g ,样品编号3)。第三天上午对人工压皮和机器压皮的面皮进行压模、烤制,根据是否使用模具分为使用模具组和非使用模具组,即人工压皮使用模具组、人工压皮未使用模具组、机器压皮使用模具组和机器压皮未使用模具组。最后根据生产过程中冷却盘是否经过酒精消毒,将以上四组分为八组,各抽取样品100g,即人工压皮未使用模具未使用酒精组(样品编号4)、人工压皮使用模具未使用酒精组(样品编号5),人工压皮未使用模具使用酒精组(6)、人工压皮使用模具使用酒精组(样品编号7)、机器压皮未使用模具未使用酒精组(样品编号8)、机器压皮使用模具未使用酒精组(样品编号9)、机器压皮未使用模具使用酒精组(样品编号10)、机器压皮使用模具使用酒精组(样品编号11)。将抽取的11份样品送实验室检验,检测其邻苯二甲酸酯含量。检验标准为邻苯二甲酸酯含量<1.5mg/kg。
四、结果分析
各样品邻苯二甲酸酯检测结果如下表:
对象
操作
|
原料(mg/kg)
|
烤制成品 (mg/kg)
|
||||
面团
|
压皮
|
未使用模具未使用酒精组
|
使用磨具未使用酒精组
|
未使用模具使用酒精组
|
使用模具使用酒精组
|
|
人工压皮
|
0.2(样品编号1)
|
0.24(样品编号2)
|
0.12(样品编号4)
|
0.4(样品编号5
|
0(样品编号6)
|
0.44(样品编号7)
|
机器压皮
|
8.36(样品编号3)
|
30.56(样品编号8)
|
15.80(样品编号9)
|
29.92(样品编号10)
|
12.20(样品编号11)
|
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使用检测合格的原料配制出的面团邻苯二甲酸酯含量在标准范围之内。人工压皮后的对照组无论是否使用模具和酒精,检测结果无明显变化,且全部在标准范围内,可以说明在冷藏过程、烤制过程、冷却分拣过程中均未受到邻苯二甲酸酯污染,所以可以排除面团冷藏时接触的塑料袋和塑料盘、压模和烤制时接触的模具、冷却和分拣时接触的塑料盘污染的可能性。而面团在经过机器压皮后,邻苯二甲酸酯含量为8.36mg/kg,在机器压皮过程邻苯二甲酸酯含量出现激增,说明机器轧皮工序中加工对产品造成了污染。同时,未使用模具的两组结果较为接近,分别为30.56和29.92,使用磨具的两组结果较为接近,分别为15.80和12.20。可以看出,磨具对结果产生显著影响,但是使用磨具的产品含量降低,主要是因为烤制时压模的模具对半成品中水分的蒸发造成了一定的阻碍作用,蒸发量不如未使用模具的半成品大,所以造成最后成品中的邻苯二甲酸酯含量明显低于不使用模具的半成品。综上所述,基本可以判定该企业轧皮机对产品造成污染。
五、采取措施
根据实验分析结果,我们要求企业立即对压皮机的传送带的材料进行更换。企业在经过多次的寻找和实验后,最终从日本采购到了无邻苯二甲酸酯污染的传送带材料,并进行了更换。经检测,该企业的产品中邻苯二甲酸酯含量已符合要求。通过这个案例反映出,以前企业在进行HACCP计划的危害分析过程中,对食品接触材料中的化学危害重视不够。我们对企业在食品接触材料的要求上,过多考虑的是卫生方面,如是否便于清洗消毒,是否会造成微生物污染等,而对材料的安全性考虑不够,或者对材料的适用性考虑不够。今后在对企业的HACCP体系进行官方验证时必须将食品接触表面的安全性作为一个关注重点,以免出现食品安全方面的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