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食品添加剂是现代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是食品添加剂的生产和出口大国,国际市场严苛的法规环境和较高的准入门槛决定了食品添加剂行业推行HACCP体系认证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本文将从市场需求、认证依据和认证风险三个方面对分析在食品添加剂行业推行HACCP体系认证的可行性。
关键词:食品添加剂,HACCP体系认证,可行性
国家认监委于2011年12月公布了《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认证实施规则》和《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认证依据与认证范围(第一批)》,自2012年5月1日起实施。此次发布的HACCP体系第一批认证范围没有将食品添加剂纳入其中。食品添加剂是我国现代食品工业的支柱行业,我国又是食品添加的生产和出口大国,在食品添加剂行业推行HACCP体系认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食品添加剂行业HACCP体系认证市场需求
1、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建立并实施HACCP体系是进入国际市场的必要条件。
美国、欧盟和日本是我国食品添加剂的主要出口市场,施行严格的法律法规并在一定程度上形成技术性贸易壁垒,是这些发达国家保障进口食品安全的首要手段。以美国和欧盟为例:
美国于2011年1月起实施《FDA食品安全现代化法》,对进口商执行基于风险的外国供货商验证程序。法规指出,FDA将把合格的第三方认证作为高风险食品进口美国的先决条件,通过建立自愿合格进口商计划为参加该项目的进口商提供快速审批和进口程序,但进口商要进口的食品必须产自获得权威第三方认证的企业才可能被准予进入该计划。这意味着我国输美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必须通过HACCP体系认证才有可能进入美国市场。
欧盟的食品安全法规体系以“食品安全白皮书”为核心,以欧洲议会和理事会第852/2004号、第853/2004号、854/2004号和882/2004号四个法规和其他相关法律、法令和指令为补充,范围覆盖食品链的全过程,强调食品安全“零风险”。这大大提高了欧盟食品市场的准入门槛,因此通过HACCP体系认证已成为出口欧盟的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的必备条件之一。
HACCP体系是国际公认的、效果显著的食品安全预防控制体系,是否具有权威机构颁发的HACCP体系认证证书已逐渐成为世界各国食品贸易的第一道“关卡”。因此,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通过HACCP体系认证势在必行,认证市场前景广阔。
2、在复合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中推行HACCP体系认证有助于规范行业秩序。
近年来,复合食品添加剂以其功能增效互补、安全性高等优点成为行业研究和应用的热点。与此同时,某些企业为降低成本,在生产过程中胡乱添加单体,甚至使用有毒副作用的单体,并在包装上标注虚假配料信息,使用这些不合格的复合食品添加剂的企业由于不知道其真实成分,有可能使用与其中的单体相同的添加剂,最终导致食品中添加剂超标。并且,现有的执法程序和检测技术无法准确判断其中的单体,使得这一问题不但成为阻碍复合食品添加剂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成为出口食品企业面临的难题之一。在复合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中推行HACCP体系认证,可以有效规范行业秩序,使用方采信生产方的HACCP体系认证结果可作为一种有效的采购控制手段,这将会促进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主动推行HACCP体系的建设和认证。
二、GB/T 27341、GB/T 14881标准在食品添加剂行业HACCP体系认证中的适用性
1、GB/T 27341《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 食品生产企业通用要求》标准的适用性。
HACCP体系针对的是食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各个环节中的食品安全危害分析和预防控制措施的建立及实施。食品添加剂是食品链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食品工业的重要辅料,其生产过程同样包括原辅料和包装材料采购、加工、检验、包装、贮存、运输及交付等环节,完全可以运用HACCP原理建立基于风险的预防控制体系。因此,GB/T 27341标准可以作为食品添加剂行业HACCP体系的认证依据。
2、GB1488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标准的适用性。
GB14881标准规定了食品生产过程中原料采购、加工、包装、贮存和运输等环节的场所、设施、人员的基本要求和管理准则,强调了对原料、加工、产品贮存和运输等食品生产全过程的食品安全控制要求,并制定了控制生物、化学、物理污染的主要措施;从防止生物、化学、物理污染的角度对生产设备布局、材质和设计提出了要求;对原料采购、验收、运输、贮存以及产品追溯与召回环节都做出了具体要求。由此可见,GB14881标准体现了HACCP的基本原理,可以作为食品添加剂行业HACCP体系的认证依据。
HACCP原理可以应用于从初级生产至最终消费的全过程,以HACCP原理为基础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标准 ISO22000:2005《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食品链中各类组织的要求》强调“食品安全应通过食品链中所有参与方的共同努力来保证”,明确指出食品链中的组织包括添加剂的生产者与经营者。因此,食品添加剂应该被纳入HACCP体系认证的范围。
三、食品添加剂行业HACCP体系认证风险评估
1、食品添加剂安全监管体系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为。
我国已经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食品添加剂生产和使用的监督管理及安全性评价制度:
(1)食品添加剂监管职责分工明确——依据《食品安全法》的规定,国家卫生计生委负责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审查和制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国家质检总局、工商部门和国家食药监总局分别对生产、流通和餐饮服务环节的食品添加进行监管;农业部门负责农产品生产环节的监管;工信部门负责食品添加剂行业管理、制定产业政策和指导企业诚信体系建设。
(2)实行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制度——我国对食品添加剂的生产实行许可制度,对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申请的产品品种是否经过批准进行核实,对生产条件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进行核查,对产品是否符合相关食品安全标准要求进行强制检验。
(3)健全食品添加剂监管法律法规——为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的监管,我国制定并完善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例如,在安全性评价和标准方面,制定了《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管理办法》、《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申报与受理规定》、《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在生产环节,制定了《食品添加剂生产监督管理规定》、《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审查通则》;在流通环节,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整顿流通环节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工作的通知》;在餐饮服务环节,制定了《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抽检规范》。
(4)完善食品添加剂标准——食品添加剂标准主要包括使用标准和产品标准。前者主要是《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和《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标准》(GB14880),分别对食品添加剂和食品营养强化剂的定义、品种、使用范围、使用量及使用原则做出规定;后者主要规定了食品添加剂的鉴别试验、纯度、杂质限量以及相应的检验方法。
(5)严厉打击非食用物质的添加——非食用物质不是食品添加剂,在食品中添加非食用物质的违法犯罪活动加深了公众对食品添加剂的误解。自2009年以来,我国持续开展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的专项行动,国家卫生计生委先后公布了五批共47种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同时加紧制定《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切实保护食品添加剂行业的健康发展。
此外,我国还通过建立食品安全预警机制、建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机制、加大对危害食品安全行为的惩罚力度等措施,实现食品添加剂生产过程的可追溯性。就某一种食品添加剂来讲,经过充分的毒理学评价,生产过程符合相关质量和安全标准,使用范围、方法及使用量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那么这种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是可以得到保障的。
2、国家监督抽查情况显示食品添加剂产品质量合格率较高。
食品添加剂的成分比食品更为明确且相对简单,生产方多为管理规范、技术水平较高的制药厂或化工厂,能够保障产品质量稳定和安全可靠,国家历年的监督抽查结果也充分证实了这一点:国家质检总局于2011年11月3日发布信息,抽查46家企业生产的60种产品,合格率为100%;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的2014年第40号、57号公告,抽检392家企业的936个批次的产品,合格率为99.04%;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的2015年第一、二、三期的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抽检811家企业的1725个批次的产品,合格率为99.83%。
由此可见,近几年来我国食品添加剂的总体质量水平较高,目前市场上出现的食品安全事件更多的是由于违规使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造成的,与生产方没有必然的联系。
3、食品添加剂行业规模化发展趋势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安全性高。
国家统计局的相关统计数字表明,2011年以来,我国食品添加剂制造行业的企业数量明显回落,行业产成品数量和资产规模均有所增长。产业集中度的提高使得规模较大的企业在硬件设施、生产和开发能力、科技含量以及管理水平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市场竞争力也更强。随着行业集约化、规模化经营的不断加深,经过长期的市场竞争与优胜劣汰后,食品添加剂行业的整体实力将逐步提高,行业秩序将更加规范,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也会更高。
总之,监督管理体制的日益健全、产品质量的稳步提升、产业集中度的进一步提高都成为降低食品添加剂行业实施HACCP体系认证风险的有力保障。
综上所述,在食品添加剂行业推行HACCP体系认证是可行的。在食品添加剂行业推行HACCP体系认证,可以带动企业食品安全保证能力的提高,促进行业的规范和市场环境的净化,也在一定程度上为使用食品添加剂的下游生产企业解决了源头控制的难题。
注:本文所表述的“食品添加剂”不包括饲料添加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