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网服务号

“互联网+”时代 探索出口食品安全智能化监管之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6-08  作者:黄建珍
核心提示:互联网+时代探索出口食品安全智能化监管之路摘要:随着国家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推进,云计算、大数据时代的全面来临,食品安全监管
 “互联网+”时代

探索出口食品安全智能化监管之路

摘要:随着国家“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推进,云计算、大数据时代的全面来临,食品安全监管行业也无疑无疑面临着洗心革面的、由内而发的、从传统向智能化、网络化、数字化转变的革命。目前,国内食品安全问题频发,欧美等发达国家不断提高的食品安全标准和食品进口条件,我国出口食品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新经济形式下,基于对出口食品安全问题的科学定位,积极转变传统的监管方式,向智能化、网络化、数据化的新形监管模式转变,对推动我国食品贸易,提高出口食品的国际竞争力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关键词:互联网+ 出口食品安全 智能化监管

 

前言:进年来,一系列的食品安全事件的不断爆发,使我国的食品、农产品出口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食品安全问题目前已经成为国内外政府、媒体和专家学者高度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同时,随着出口食品生产企业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政府食品安全信息化监测范围的扩大和政府部门信息化追溯体系和信息化安全风险预警体系的建立,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提供了海量的数据库。随着“互联网+”行动计划的不断推进,出口食品安全监管将迎来智能化的变革之路。

 

1.      出口食品安全监管的意义

近年来,频频爆发的食品安全事件,出口食品安全监管给政府带来了越来越大的监管压力。出口食品安全问题被热炒除了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以及境外媒体别有用心,“妖魔化”中国产品外,还在于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着薄弱环节,一些产品和质量确实是存在的质量和安全问题。如若利用我国食品安全大做文章,对我国的产品实行限制性出口,会成为今后对外贸易的一个突出问题。

面对讯息万变的时代发展,“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如何顺应潮流做好出口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破除国外技术壁垒,降低出口食品安全风险,正式本文研究的出发点。

 

2.      传统的出口食品安全监管模式

我国传统的出口食品安全监管方式主要有人工监管、事后监管、以罚代管以及按计划监管等主要特点。

第一、       分段监管,分散监管。长期以来,“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是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主要原则,这导致重复监管和监管漏洞并存。在“分段监管”系统中,不同监管部门的责任划分和责任交接成为影响监管效率和监管能力的关键因素。

第二、       人工监管。由于长期起来,出口食品监管人员数量较少,监管经费相对不足,尤其是监管数据比较单一且内容较少。另外,安全监管工作主要依靠监管人员的个人工作经验、能力等开展,缺乏企业层面的监管数据支撑。监管中“人治”特色明显,“经验监管”特色突出,尚未实现“法治监管”和“循数监管”。

第三、       按监管的前后顺序,分为事前预防监管、事中过程监管、事后问题监管。虽然绝大部分出口企业均已开展HACCP食品安全预防性体系,以控制加工过程中安全问题。但由于现阶段,我国绝大部分食品生产企业信息化水平较低,质量数据缺乏、管理方式粗放、生产经营层面的信息采集缺乏或通过人工方式记录信息,因而不能实时监控,很少能做到事前预测。

第四、       以罚带管。长期以来,我国出口食品安全监管采取“以罚代管”的手段。企业出口产品遭遇进口国通报,则通过直接暂停出口资质、整顿整改等方式,信息交流比较单一。另外,公开透明的信息发布,针对性监管以及信息化监管等现代多种监管手段均处于空白状态。

总体来说,我国的出口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尚存在相当的薄弱环节。在信息化时代,海量的食品安全数据为新型智能化监管的应用提供了信息支持,有利于监管方式的转变和监管范围的扩大、监管手段的多元化,并最终实现食品安全全产业智能化监管。

 

3.       “互联网+”时代的来临

20153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简单说来就是将互联网和传统行业相结合,促进各行各业产业发展,它是创新2.0下互联网发展新形态、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如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等)深度融合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行业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为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的工具。

“互联网+”主要有六大特点:一、跨界融合;+就是跨界,就是变革,就是开发,就是重塑融合。融合本省也指代身份的融合,例如传统的监管和被监管的关系,向服务与被服务的转变。二、创新驱动;即用互联网的思维来求变、自我革命,也更能发挥创新的力量。三、重塑结构;四、尊重人性;人性的力量是推动社会科技进步、经济增长、社会进步、文化繁荣的最根本的要素,对人性的最大限度尊重、对人体验的敬畏、对人创造性发挥的重视是互联网强大力量的源泉。五、开放生态;六、连接一切;连接一切有一些基本要素,包括技术(互联网急速、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技术等)、场景、参与者(人、物、机构、平台、行业、系统)、协议与交互、信任等。连接一切这是互联网的目标。

 

4.      “互联网+”时代下,出口食品安全智能化监管机制

现阶段,传统的食品安全监管方式已无法满足新时代的监管要求。一场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的革命正在出口食品领域爆发。伴随着全国食品安全监测网的建立、企业食品生产经营数据的信息化采集和政府部门的追溯数据的采集存储,行业风险监测和风险评估数据库的完善,国际间信息数据交流的加快,新型智能化的出口食品安全监管方式也应运而生、伴随着全国统一的食品安全数据库的建立和政府、企业或行业协会各种监管软件的研发、食品安全智能化监管将逐步成为食品安全监管的新方向和新潮流。

首先,智能化的责任交接机制,实现全产业链不间断式监管。利用互联网、物联网技术,不仅使食品从农场到餐桌的全链条监管成为可能,而且能提高识别责任的效率,提高识别责任的可信度,同时降低责任识别的成本。大数据的收集,信息的交流和共享,将使“供应链”、“物流链”、“责任链”“监管链”四链合一,并能透明反应各链条节点的责任主体,使监管“物”达到质量安全,从而实现监管“责任人”的目标。

其次,对数据智能化分析和加工,实现智能化监管。在“互联网+”时代,发现食品安全问题的方式不再是日常抽样检查或者突击检查,而是通过对大量食品安全数据的分析基础上,对食品安全全产业链进行整合,即实施智能化监管。例如,对生产过程中关键控制点的记录数据采集并上传到中央食品安全数据库,以数据为基础,从而智能化发现食品安全问题。大数据互联网等的支撑下,监管部门可将监管重心向前转移,强化事前的预测预警和事中的过程监控,通过信息手段开展预测预警,防止大规模食品安全事件的爆发。例如,出口食品以及输入国食品的风险分析和风险控制信息系统的建立,也是智能化预防食品安全问题的有效方法。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政府监管部门掌握的海量数据,可以及时、有效并有针对性的为监管对象提供各种服务,例如行业质量安全分析报告、进口国风险预警信息等。使政府的职责由“监管”向“服务”转变,打造政府和企业合力提高食品安全质量水平的氛围,并根据企业需要,发挥政府信息方面的优势,实现对监管主体的全方位管理。

 

结论:

当下,随着“互联网+”行动计划在不断的全面推进,出口食品安全监管行业也面临着一场洗心革面的、由内而发的变革。大数据时代下,探索出口食品安全的智能化监管机制已成为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方向和重要突破口。信息化技术、海量的数据、现代化的数据挖掘技术、互联网平台等为实现食品安全智能化监管之路提供了坚实的路基。

编辑:foodinfo

 
[ 网刊订阅 ]  [ HACCP研讨会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推荐图文
推荐HACCP研讨会
点击排行
 
 
Processed in 0.071 second(s), 18 queries, Memory 0.93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