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网服务号

大肠菌群、沙门氏菌、金葡等食品中常见致病菌及预防!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1-13
核心提示:由微生物污染引起的食源性危害是我们目前的主要食品安全问题,也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那么,生活中常见的致病性微生物都包
 由微生物污染引起的食源性危害是我们目前的主要食品安全问题,也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那么,生活中常见的致病性微生物都包括哪些呢?我们又该如何预防呢?


(1)大肠菌群:是用来反映食品是否受到粪便污染的指标。人、畜粪便对外界环境的污染是大肠菌群在自然界存在的主要原因。大肠菌群数的高低,表明了粪便污染的程度,也间接反映了对人体健康危害性的大小。

 

(2)霉菌、酵母:霉菌和酵母是真菌中的一大类,广泛分布于自然界。有些霉菌和酵母对人类是有益的,如酿酒、制酱、生产豆豉、腐乳等。但在某些情况下,霉菌和酵母也可造成食品腐败变质,有的还能产生真菌毒素。因此,霉菌和酵母也作为评价食品卫生质量的指示菌。

 

(3)沙门氏菌:是我国食物中毒的主要病原菌之一。广泛分布于自然界,通常寄居在人或动物肠道内。沙门氏菌种类很多,有的能让动物得病,有的可以让人得病,还有些能让人和动物都得病。它主要污染动物性食品,包括禽畜类、蛋类、奶类及其制品。

 


(4)金黄色葡萄球菌:它在自然界中无处不在,食品受其污染的机会很多。它能产生一种肠毒素,毒素越多致病力越强。只有30%?50%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可产生肠毒素,而且肠毒素的产生与温度、水活性、菌含量密切相关,因此不是含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就一定会引起食物中毒。但肠毒素加热不易破坏,煮沸30min仍保存部分活性,如果食物中已经存在大量金黄色葡萄球菌并产生大量肠毒素,即使充分蒸煮依然可能造成食物中毒。

 

(5)副溶血性弧菌:副溶血性弧菌是一种海洋细菌,主要来自海产品,存活能力强,在抹布和砧板上能生存1个月以上,海水中可存活47天。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海产品已进入寻常百姓家,由副溶血性弧菌引起食物中毒在沿海地区已超过沙门菌占到第一位。中毒食品主要是海产品,中毒原因主要是烹调时未烧熟煮透或熟制品被交叉污染。

 

 

那么,我们该如何预防食源性疾病呢?

(1)选择新鲜安全的食品。不要购买和食用来源不明及色、香、味、形等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包装食品应在保质期内。

(2)食物要烧熟煮透,各部位的温度都必须达到70℃以上,特别是肉类、乳制品等易被病原菌污染的食品应彻底加热,煮透后食用。

(3)尽快吃掉做熟的食品。食品出锅后应尽快吃掉,夏秋季节在常温下存放不应超过4小时。

(4)妥善贮存食品。食品应贮存在60℃以上或5℃以下的条件下,同时要将食品贮存在密闭容器里,避免老鼠、蟑螂、苍蝇等的污染,注意生和熟的食物、新鲜与剩余食物要分开贮存。要牢记冰箱不是保险箱,要定时清洁。

(5)熟食品要再加热后方可使用。剩菜剩饭不宜贮存太久,低温贮存的食品必须回锅加热处理,回锅加热的温度至少要达到70℃以上。

(6)避免生熟食品的交叉污染。加工生熟食品的用具(案板、刀具等)要分开使用,生熟食物要分开存放。

(7)保持厨房的卫生。厨房应当保持整洁,用来加工食品的所有用具表面必须保持干净。接触餐具和厨房用具的抹布应该在下次使用前彻底清洗,必要时煮沸消毒。特别要注意不要在厨房内存放任何有毒物及其容器,以避免误用、误食。

(8)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在收拾生禽、生肉、生鱼之后,要再次洗手,方可接触其他食品。

 

WHO食品安全5要点

①保持清洁

拿食品前要洗手,准备食品期间还要经常洗手。便后洗手。 

清洗和消毒用于准备食品的所有场合和设备。 

避免虫、鼠及其他动物进入厨房和接近食物。 

②生熟分开 

生肉、禽和海产食品要与其他食品分开 

处理生的食物有专用的设备和用具,例如刀具和切肉板。使用器皿储存食物以避免生熟食物互相接触。 

③做熟 

生食物要彻底做熟,尤其是肉、禽、蛋和海产食品。 

④保持食物的安全温度 

熟食在室温下不得存放2小时以上。 

所有熟食和易腐烂的食物应及时冷藏(最好在5℃以下) 

熟食在食用前应保持滚烫的温度(60℃以上)。 

即便在冰箱中也不能过久储存食物 

冷冻食用不要在室温下化冻。冷冻食物解冻的最好办法是:微波炉解冻、冰箱冷藏室和清洁流动水解冻。 

⑤使用安全的水和原材料 

使用安全的水进行处理以保安全 

挑选新鲜和有益健康的食物。 

选择经过加工的食品,例如经过低热消毒的牛奶。 

水果和蔬菜要洗干净,尤其是生食者。不吃超过保质期的食物。

编辑:songjiajie2010

 
分享:
[ 网刊订阅 ]  [ 检验技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推荐图文
推荐检验技术
点击排行
检验技术
 
 
Processed in 0.021 second(s), 14 queries, Memory 0.96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