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网服务号

实验室典型错误,我们不要再犯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10-26
核心提示:检测过程质量缺乏有效控制由于检测过程不规范而产生的检验结论不正确或数据不准确也时有发生,主要表现在:1.检验和计算粗心大意
 检测过程质量缺乏有效控制

 

 

 

由于检测过程不规范而产生的检验结论不正确或数据不准确也时有发生,主要表现在:

 

 

 

1.检验和计算粗心大意

 

检验是一个需要专注的过程,稍有疏忽,就容易出现差错。而随着手机的普及,检验过程中,检验人员在检验或检验后的数据计算过程中接听手机的现象非常普遍,如此以及其他的粗心造成检验失误的案例也时有发生。检验和计算过程中粗心大意造成的检验失误虽不常见,但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将直接导致检验结果出现差错。

 

 

 

2.对可疑数据不敏感

 

一般而言,每一种物质都有其自身特性,其检测数据应在一定范围,如,苯板的导热系数不可能为0,采用不同铝合金建筑型材和普通单层玻璃的建筑外窗不可能达到保温窗的要求等等。当检验人员或检验报告的批准人员发现不符合一般规律的可疑数据时,应对可疑数据进行复核,并查清是否仪器设备有问题或检验人员操作失误。能够正确判断数据是否可疑,是建立在对被检测产品的理论和检测实践有大量积累的基础上,这也是一个成熟的检验人员,检验报告审核、批准人员应有的基本素质,没有长期训练,是不可能敏感地察觉检验数据可疑的。

 

 

 

3.临界值的处理有偏差

 

在检验过程中,由于测量不确定度的存在,可能会导致检验项目在临界值的判断时有偏差。例如:涂层厚度,对于普通装饰用铝塑板,由于涂层厚度相对较小,测量时“0”点的精确校准对于处在标准规定的临界状态的产品而言显得尤为重要。如果用普通标准基板进行调0,则可能出现(1~2)um的偏差,这将可能导致产品由“合格”滑向“不合格”边缘。对于普通装饰用铝塑板,可以将产品除去涂层,在其裸露的基材上进行调0,以保证结果的准确客观性。因此,对于有临界值的检验结果,应组织由不同检验人员或者仪器设备进行多次的比对试验,确保检验结果科学公正。

 

 

 

4.对标准理解有偏差

 

检验是一项很严谨的工作,个别检验人员对于标准的理解和使用不正确也直接影响了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例如:氟碳涂层普通装饰板检测,GB/T22412-2008规定,对于氟碳涂层普通装饰用铝塑板,其涂层性能的检测应按照GB/T17748-2008进行。试验中往往容易将“普通装饰用”的概念先入为主,而忽略了“其为氟碳涂层”的事实,导致采用检验标准不正确,最终导致检验结果失效。

 

 

 

5.新上岗检验员缺乏有效监督

 

近年来,许多检验机构开展了新一轮的扩张,使得有经验的检验人员严重缺乏,个别实验室新进人员仅仅通过几个月的培训就上岗开展检验工作,这类检验员对检验不太熟练,对异常数据缺乏敏感,而又对这类人员缺乏有效的监督,使得他们出现错误的可能性远远超过成熟员工。因此,使用经验不足而又缺少监督的新上岗检验员,潜在风险较大。因此,要按照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的要求,对使用在培人员应有足够的监督。实验室在使用新上岗人员或转岗人员时,除应考核上岗外,检验时实验室监督员应加强监督,防止出现检验失误。   

 

 

检验原始记录不规范缺少可追溯性

 

 

 

检验原始记录不规范,虽然不会改变检验结果,但原始记录是实验室检验过程的证明材料,一旦实验室与检验委托方或相关第三方发生纠纷时,检验原始记录就不能起到证据的作用,将实验室置于危险境地。每个实验室都会按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的规定,制订自己的记录管理规定,但个别实验室不能很好地执行,表现在:

 

 

 

1.检验样品的准备、处置和制备记录不全

 

检验原始记录最基本的要求是将观察到的情况、数据加以记录,这里指的观察到的情况包括从样品的准备、处置和制备开始到检验结束所观察到的全过程。实验室往往对检验过程观察到的情况记录比较详细,但对样品的准备、处置和制备过程,如样品在恒温恒湿间的等温过程、水泥的水养护过程等过程记录不全,甚至不予记录。按照“实验室记录应及时、准确、完整”的要求,检验样品的准备、处置和制备,也是检验的过程,也应及时、准确、完整地加以记录,同时,对检验员要加强教育,要有完整准确地记录原始记录的意识。

 

 

 

2.引用数据缺少可追溯性

 

检验后的计算过程中往往需要引用一些常数或系数。所有引用数据都应有出处,常数主要是标准中给出,系数则是在检验前作出标准曲线后得出,标准曲线不是做出一次后永远使用,而是应定期做标准曲线,因此,在使用标准曲线时,应在原始记录中附上本次检测使用的标准曲线或注明标准曲线编号。而有的实验室在记录原始记录时,并不将标准曲线附在原始记录中或在原始记录中注明出处,使其引用的数据不具有可追溯性。因此,检验人员在记录检验原始记录时,应将引用的标准曲线附在原始记录中,或将引用的标准曲线的编号在原始记录中注明,使得原始记录中的引用数据具有可追溯性。

 

 

 

3.从笔记本上转抄检验记录

 

检验原始记录是原始的观察记录,应该在观察时实时记录,有些检验员出于自己保留数据的原因,也有些检验员出于保持原始记录干净整洁的原因,养成了将原始记录先记录在笔记本上,过后再转抄到格式化的原始记录上。因此,实验室有必要要求检验人员将记录及时记录在受控的格式化的原始记录表式中,不得先记录在笔记本上然后转抄到格式化的原始记录上。

 

 

 

检验报告编制过程的失误

 

检验报告是检验机构交给客户的最终产品,因此检验报告质量也应该是实验室重点关注的内容之一。检验报告的错误通常有以下两种表现:

 

 

 

1.报告编制错误

 

检验报告编制人员在编制检验报告过程中,经常会因为疏忽出现输入性错误,如:技术要求、实测数据、单项判定等文字或数字输入错误,造成误判;委托检验日期、样品生产日期、检验日期等日期输入错误,造成时间逻辑上的问题。当前,绝大多数实验室都采用业务管理网络系统编制检验报告,对于时间逻辑上的问题,可以通过在系统上进行时间关联提醒设置,对不符合逻辑的时间进行提醒,可有效防止时间逻辑错误;对其他输入性错误,则要通过加强报告编制人员和审核、批准人员的责任心来解决。

 

 

 

2.非授权人签字

 

按照实验室资质认定的要求,检验报告的签发应由授权签字人签发。授权签字人应对检测技术、结果评定、设备维护校准、记录和报告核查程序等非常熟悉,因此,授权签字人的授权签字的能力范围、试验地址范围是有限制的。在实验室运作过程中,部分非授权签字人签发检验报告,或授权签字人不了解自己的授权签字能力范围或试验地址范围,超越授权范围签发检验报告,造成检验报告的错误。这种超越能力范围批准检验报告,违反了实验室标识使用的规定,会使检验报告失去法律效力。

 

 

 

可以说检验过程的风险是无处不在的,其风险也不仅仅局限于本文综上所述,然而我们不能因为有风险就不开展检验活动,而是应该通过对检验过程风险点的分析研究,找出有效对策,从而最终降低自身的风险。

 

 

 

实验室仪器设备的风险

 

1、相互有影响的仪器设备放置在一起,相互干扰,数据不准。

 

2、仪器设备长期不校准/检定,准确性无保障。

 

3、仪器设备不做期间核査,性能不撑控。

 

4、仪器设备无状态标识或标识混乱,容易错用。

 

5、仪器设备无安全保护装备,对操作员有安全风险。

 

6、气瓶没有分类贮存,无固定和防漏设施,有爆燃隐患。

 

7、仪器设备气路交叉杂乱,有火灾安全隐患

 

8、仪器设备使用无记录,出現异常无法追溯。

 

9、仪器设备档案信息不全,对维护造成困扰。

 

10、仪器设备无强排风装置,对操作人员有伤害。

 

 

 

实验室环境控制存在风险

 

1、操作间与仪器间无温湿度仪,实验环境条件不清楚。

 

2、无“三废”收集处理装置,对环境造成威胁。

 

3、房间墙壁脱落,地面粗糙不,杂物乱放,台面凌乱,环境感官不佳,有粉尘污染实验的危险。

 

4、实验室无强制通风设备,无防火、防水、防腐和急救设施,有人身安全感风险。

 

5、废旧和长期停用设备未清出检测现场,有误用风险。

 

6、检测工作时无环境条件记录,检测结果无法复现。

 

7、微生物学实验室物流与人流未分开,一更、二更和三更不规范,有交叉污染风险。

 

8、致病性微生物实验室无生物安全装置,对操作人员有病菌感染风险。

 

9、相互有影的工作空间没有有效隔离,影响检测结果准确性。

 

10、办公室、检测室、仪器室混用,相互交叉污染,存在安全隐患和结果准确性风险。

 

实验室标准和标准物质存在风险

 

1、标准无受控编号,标准变更后无法全部追溯变更,有错用废旧标准的风险。

 

2、标准长时间无查新,标准废替新发不掌握,有错用废旧标准的风险。

 

3、废旧标准无收回或无加盖“作费”章,有误用可能。

 

4、现行有效标准没有购买正式板本,有文本错误的可能。

 

5、新标准无宣贯记录,无法保证所有相关人员准确掌握。

 

6、新标准启用无审批程序和记录,技术负责人责任不到位。

 

7、标准物质与其它试剂混存,有交叉污染的风险。

 

8、标准物质无期间核查记录,标准质量不掌控,对检测结果有影响。

 

9、标准物质无法定证书,标准质量不保证,有结果失真风险。

 

10、用容量瓶贮存标准物质,有测量准确性下降的风险。

 

实验室化学药品及耗材存在问题

 

1、没有合格供应商名录,耗品质量无保障。

 

2、剧毒药品未实现双人双锁和使用跟踪监督制度,有剧毒药品外泄风险。

 

3、易制毒药品未实现双人双锁,有易制毒药品外泄风险。

 

4、试剂药品无领用登陆记录,试剂药品管理不到位。

 

5、试剂贮存与操作间同室,对检验员健康有害。

 

6、试剂瓶标识信息不足,试剂过期失效不掌控。

 

7、标准试剂配制时未在恒温恒湿条件下进行,量具热涨冷缩,标准溶液无法配准。

 

8、批量采购或用量大试剂未再检验验证,试剂不合格会造成巨大损失。

 

9、耗材质量无风险分析评估,耗材质量不合格会造成巨大损失。

 

10、试剂没分类贮存,有交叉污染风险;试剂室或试剂柜无强排设施,对操作员健康有害。

 

实验室样品管理存在十大问题

 

1、样品编号混乱,无统一唯一性编号,易混淆。

 

2、收样时无进样品状态描述和风险评价,出现结果异常无法追溯。

 

3、样品没有流转卡,样品责任不明确。

 

4、样品无待检、在检、己检和留样状态标识,有漏检和重检的可能。

 

5、样品和留样无分类贮存和监控,存在交叉污染和霉变风险。

 

6、检毕样品回收和处置不规范,技术负责人责任不到位。

 

7、样品室与办公室混用,有安全风险。

 

8、样品处理室与检测室混用,有交叉污染风险。

 

9、样品贮存无环境监控记录,有样品损毁风险。

 

10、样品采集过程中代表性不强,抽样记录不祥,影响检测结果。

 

文章来源于网络,转载只为分享知识,如涉及版权及稿费问题,请与我联系。

编辑:songjiajie2010

 
分享:
[ 网刊订阅 ]  [ 检验技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推荐图文
推荐检验技术
点击排行
检验技术
 
 
Processed in 0.019 second(s), 13 queries, Memory 1.1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