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网服务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检验技术 » 实验室管理 » 正文

检验检测机构如何实施人员监督?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9-21
核心提示:人员培训后,经过培训效果评价和能力确认,具备了上岗工作的能力。人员能否独立完成任务、保证工作质量,还需进行人员监督。也就

人员培训后,经过培训效果评价和能力确认,具备了上岗工作的能力。人员能否独立完成任务、保证工作质量,还需进行人员监督。也就是说,经过培训所具备的能力存在着能力不足的风险。在培训之后,授权之前,增加人员监督的要求,使人员具备独立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可消除或减少人员能力不足的风险。

标准当中只是要求应对检测人员进行监督,没有要求如何实施监督,并不是指人员监督这项工作不重要,而是认为人员监督在检验检测机构耳熟能详,已经认识到其重要性且已经做的比较规范。下面,基于国内专家的讲解及现场评审的要求,就如何组织和实施人员监督梳理一下,供参考。

首先,应清楚人员监督的目的。在RB/T 214-2017 4.2.5 要求应由熟悉检验检测目的、程序、方法和结果评价的人员,对检验检测人员包括实习员工进行监督人员监督,其实就是在岗位工作中,监督员发现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和偏差,帮助其分析原因,使问题和偏差得到彻底解决,以满足检验检测的要求。所以,人员监督的目的,就是确保人员具备独立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

其次,应清楚哪些人员应受到监督。实验室应基于风险的思维,区分哪些是需要在指导和监督下完成工作的人员,哪些是不需要监督的人员。至少下列人员应受到监督,实习员工(试用期员工)、新上岗的、新转岗的、开展新项目人员、新设备操作人员等。监督的过程也是指导帮助的过程,通过反复纠正工作中出现的差错,使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得到提升。

第三,应明确由谁来实施监督。监督员的确定是一种授权活动,代表管理层实施监督,应由熟悉检验检测目的、程序、方法和结果评价的人员熟悉管理体系要求的人员实施监督。监督员数量没有具体要求,但应覆盖实验室所有专业领域。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一般不宜担任监督员,因为监督员是对人员工作过程的监督,应清楚其所从事的工作安排及进度,本部门人员监督比较合适。人员监督是一个带有管理职能的技术活动,要想达到人员监督效果,就应赋予监督员一定的职责和权限,对监督中发现的偏离,应有权予以处置,可采取立即纠正、重复工作、中止工作、扣发报告等措施。必要时,还需采取纠正措施。对一些不适宜岗位工作的人员,应有权提出调整工作的建议。

第四,应分析确定人员监督的内容。人员监督操作起来比较复杂,监督员应事先理清工作流程、岗位能力需求,还需了解人员的基础。对流程中的关键点应实施监督,还应考虑能力要求不同、人员基础不同,监督过程不同,监督的内容也会有区别。所以说,在人员监督中,监督员的作用较大,应具备一定的分析判断能力,在分析判断的基础上实施监督。至于监督方式,可采取现场观察、记录核查、面谈了解、质量控制等方式,以确保其具备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为原则。

以上内容为人员监督的实施。作为一个机构,应如何对人员监督进行管理呢?

第一,应制定人员监督计划。在实验室内部,人员监督的变量较大,设备、人员、项目等都在变化,是动态的,被监督的情况也会随时出现。实验室应从整体上制定人员监督计划,并根据变化情况适时调整计划,做到应监督、尽监督。

第二,应做好人员监督评价。人员监督应达到人员监督的效果,监督员应对被监督人员作出客观、真实评价,明确其是否具备独立承担任务的能力。监督员对监督效果的评价决定了人员的授权。所以,不是一次、几次监督的问题,有的人员需要一个时期的监督。对经过监督满足要求的,可经授权后独立开展工作;对不满足要求的,可保留岗位,进行再教育再培训。

第三,应做好人员监督记录。人员监督记录应详细,应描述监督的过程,记录监督的关键点、存在的问题及纠正措施,人员监督记录应存入人员技术档案。监督员应编写人员监督报告,并作为管理评审的输入。

人员监督还需要注意:由于监督人员能力不足走形式,未赋予监督员职责权限影响效果,监督对象覆盖不全存在遗漏,未采取纠正措施偏差重复出现,这些问题都会使人员监督的效果大打折扣。人员监督工作非常重要,机构应该做好,可以大大降低我们的风险。

编辑:songjiajie2010

 
分享:
关键词: 监督 检验
[ 网刊订阅 ]  [ 检验技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推荐图文
推荐检验技术
点击排行
检验技术
 
 
Processed in 0.178 second(s), 15 queries, Memory 0.94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