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植株枯萎是发生了菊花枯萎病。菊花枯萎病大致可分为真菌性枯萎和细菌性枯萎两种。(1)真菌性菊花枯萎病:植株受害后,生长缓慢,缺乏生气,叶片自下而上失绿黄化,最后整株叶片黄化枯萎,另一侧叶片则表现正常。发现叶片失绿黄化时,检查茎干,可发现维管束呈褐色,处皮有黑色条纹出现。夏季气温高、雨水多的情况下发病严重。真菌性菊花枯萎病的病原菌是镰刀属的一种,可通过土壤传播。在夏季气温高、雨水大时,最易发病。防治真菌性菊花枯萎病的措施:一是应控制土壤含水量,夏季雨水多时注意排水。二是选育抗病菊花品种,从无病株上选取插穗。三是污染土壤宜用热力灭菌或药剂消霉。药剂可选用福尔马林(每立方米用200~300毫升)或40%五氯硝基苯粉剂(用量为土重的0.2%)、氯化苦(每平方米60~120克)。四是用50%苯来特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浇灌盆土或植株周围的土壤,可起到一定的防治效果。(2)细菌性菊花枯萎病:由欧氏杆菌属的一种细菌侵染引起。症状为浅灰色的水渍状斑,长1~2厘米,而后渐变为黑色。茎干受害后,软化腐烂,末梢枯萎。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这种腐烂可向下发展,茎内组织消解,转化为胶粘状物,有时茎皮开裂,有红褐色粘液流出。细菌侵染引起的枯萎病因植株品种及环境条件的不同,有不同的表现:有时植株部分分枝受害,其余仍能正常生长开花,有时病斑以上枝条发病,病斑以下的萌蘖枝正常。有时插穗带菌,虽无明显症状,而扦插后易发病。这样容易造成病菌的远距离传播。防治楞菌性菊花枯萎病的措施:清除病残枝,进行土壤消毒,选择抗病品种,尤应注意插穗的消毒,尽量避免用带菌插穗。扦插前可将插穗浸于农用链霉素1000倍液中消毒;扦插后控制温湿度也有利此病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