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 上网做生意,首选VIP会员| 设为首页|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无图版| RSS订阅
食品伙伴网,关注食品安全,探讨食品技术
 
当前位置: 首页 » 知识堂 » 相关专业 » 农学 » 正文

玉米穗病如何防治?

已解决 悬赏分:0 提问时间 2009-01-03 13:39 - 解决时间 2009-01-04 09:05
玉米穗病如何防治?
2951 次关注     提问者: spz  
  支持(0)  |   反对(0) 最佳答案
玉米穗腐病是玉米生长后期的重要病害之一,又称玉米穗粒腐病,属世界性病害。一般品种发病率为5-10%,感病品种发病率可达50%左右,造成严重损失。玉米穗腐病不仅因果穗腐烂而导致直接减产,而且可使带菌的种子发芽和幼苗成活率均降低,造成进一步的损失。此外,玉米穗腐病的部分病原菌产生大量真菌毒素,严重威胁人畜的生命健康。

    一、发病症状。从果穗顶端或基部开始发病,大片或整个果穗腐烂,病粒皱缩、无光泽、不饱满,有时子粒间有粉红色或灰白色菌丝体产生,其上密生红色粉状物,病粒易破碎。果穗病部苞叶常被密集的菌丝贯穿,粘贴在一起贴在果穗上不易剥离。

    1、玉米丝核菌穗腐病:早期在果穗上长出橙红色霉层,后期病果穗变为暗灰色,在外苞叶上生出白色至橙红色或暗褐色至黑色小菌核。

    2、玉米青霉穗腐病:该病主要发生在机械损伤、害虫或鸟等危害的果穗上,在子粒上或子粒间产生青绿色或绿褐色霉状物,多发生在穗的尖端。病原菌侵入种胚的,种子发芽时引起幼苗萎凋。

    3、玉米粉红聚端孢穗腐病:果穗全部或部分生出浅红色霉状物,使子粒发霉,多发生在收获后的果穗上,遇有秋雨连绵的年份也可发生在田间。

    4、玉米小斑病T小种穗腐病:病部生不规则的灰黑色霉区,引起穗腐,严重的早穗腐烂,种子发黑霉变,还可侵染叶片、叶鞘及苞叶,病斑较大。

    5、玉米色二孢穗腐病:发病早的果穗苞叶呈苍白色,在吐丝后1周内发病,果穗变为灰褐色,整个果穗萎缩或腐烂。果穗呈直立状态,果穗和内苞叶或内苞叶之间紧密黏附,菌丝在其间生长繁殖,后期苞叶、花苞上及子粒边缘有产生黑色粉状物。植株生长后果穗发病,外表症状不明显。侵染始于果穗基部,从果穗梗处向上扩展。剥开果或脱粒时,可发现子粒之间长有一层白色的霉菌,其顶部已变色。

    6、玉米灰葡萄孢穗腐病:主要危害雌穗。花丝发病病部呈水渍状。果穗发病多发生在有机械伤或昆虫危害的穗上,子粒上或子粒间生灰色至灰绿色霉状物,常在穗的尖端或上半部发生。

    二、发病特点。该病是由真菌引起的。

    1、玉米丝核菌穗腐病:病原菌为半知菌亚门真菌立枯丝核菌,在种子、土壤或病残体上越冬。

    2、玉米青霉穗腐病:病原菌为半知菌亚门真菌草酸青霉,腐生于各种有机物上,通过各种伤口侵入危害,也可通过病健果穗接触传播。病原菌发育适温18-28℃,相对湿度95-98%时利于发病。

    3、玉米粉红聚端孢穗腐病:病原菌为半知菌亚门真菌粉红聚端孢,随病残体留在土壤中越冬,次年春天条件适宜时传播到果穗上,从伤口侵入。发病后病部产生的病原菌借风雨传播蔓延,进行再侵染。病原菌发育适温25-30℃,相对湿度高于85%易发病。

    4、玉米小斑病T小种穗腐病:病原菌为兰知菌亚门真菌玉蜀黍平脐蠕孢T小种,在病残体上越冬,为初侵染源,病源菌借风雨、气流传播进行侵染和再侵染。产生孢子最适温度23-25℃。遇充足水分或高湿条件,病情扩展迅速。玉米孕穗、抽穗期降水多、湿度高,容易造成小斑病的流行。低洼地、过于密植的荫蔽地、连作田发病较重。

    5、玉米色二孢穗腐病:病原菌为半知菌亚门真菌玉米色二孢,在带病种子或秸秆上越冬,随风传播。玉米吐雄时叶鞘较松散,落入叶鞘里的病原菌直接或经伤口侵入,也可从茎秆基部、不定芽或花丝、穗梗的苞叶间直接侵入。

    6、玉米灰葡萄孢穗腐病:病原菌为兰知菌亚门真菌灰葡萄孢,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借气流传播蔓延,遇有适温及叶面有水滴条件,从伤口或衰弱的组织上侵入。病部产生大量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后逐渐形成菌核越冬。

    三、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适当调节播种期,尽可能使玉米孕穗至抽穗期不要与雨季相遇;发病后注意开沟排水,防止湿气滞留,可减轻受害程度。尽量避免造成伤口,注意防止鸟害。玉米生长后期正值雨季,高湿的田间小气候有利于穗粒腐病的扩展,在玉米大喇叭口期可结合药剂灌心拔除病株、可疑株。玉米吐丝授粉期至玉米乳熟期继续拔除病株,彻底扫残,并将病株深埋、烧毁,不要在田间随意丢放。在玉米生长后期实行人工剥苞叶晒子粒措施,能有效控制田间病情的扩展,注意不要扭断果穗穗柄,以免影响子粒灌浆。适度密植,不用病株喂牛,防止粪肥带菌;清洁田园,处理田间病株残体等;同时秋季深翻土地,减少病菌来源;实行轮作,与小麦、谷子、大豆等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施用不带菌肥料,减少土壤病菌。

    2、药剂防治:⑴对玉米丝核菌穗腐病、玉米粉红聚端孢穗腐病,向穗部喷药,常用药剂有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多菌灵悬浮剂700-8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4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⑵玉米青霉穗腐病:70%甲基托布津超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40%多菌灵胶悬剂6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45%特克多悬浮剂3000-4000倍液,对青霉病防效显著。

    ⑶玉米小斑病T小种穗腐病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倍液,25%苯菌灵乳油8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每隔7-10天用药1次。连防2-3次。
  回答者: Emp.   2009-01-04 09:05   


[ 知识堂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问题搜索
     
相关问题
等待您来回答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信息服务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客服中心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鲁ICP备14027462号-1
©2001-2024  烟台富美特信息科技 - 食品伙伴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0535-6730582
24小时联系电话:18006452914 邮箱:foodmate@foodmat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