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黑斑病是怎样传染的? 甘薯黑斑病是真菌引起的病害。黑斑病菌以厚垣孢子、子囊孢子在贮藏窖、苗床和大田土壤中越冬,或者菌丝体附在种薯表面或潜伏薯块内越冬。因此,病薯、病苗以及带菌的土壤、肥料,成为次年发病的主要初次侵染来源。上述病薯、病苗、病土、病肥各个环节,彼此联系,构成贮藏、苗床和大田的病害流行。其中病薯、病苗传病最为重要。病菌可直接侵入幼苗根茎。在薯块上主要由伤口侵入,也可以从根眼、皮孔、9然裂口侵入。发病最适温度是25~27℃,病斑以23~27℃时扩展最快,低于10℃和高于35℃,则病害发生缓慢。土壤湿度在14~60%之间,发病率随湿度提高而加重。故在温度适宜,又高湿多雨,则发病严重。种薯入窖前期,薯块呼吸旺盛,散发水分多,若窖温在23~27℃之间,黑斑病极易发生蔓延,引起烂窖。粘土地较沙土地发病重。品种之间抗病性有差异。甘薯受害后,产生甘薯酮,可杀死病菌,抗病品种甘薯酮含量比感病品种多。此外,植株不同部位感病性不同,薯蔓白色部分较绿色部分易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