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 上网做生意,首选VIP会员| | WAP浏览 | RSS订阅
 
当前位置: 首页 » 食品专题 » 生物名词库 » 生物与医学 » 正文

转移性骨恶性肿瘤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6-08-24   浏览次数:57

  转移性骨恶性肿瘤是指原发于骨外的恶性肿瘤,通过血行、淋巴等途径转移至骨骼,继续生长,形成子瘤。骨转移的恶性肿瘤的发生率远较原发性恶性骨肿瘤为高,而且有时原发恶性肿瘤颇难发现,甚至生前或死后均无法找到。好发于成年和老年人,儿童少见。 转移性骨恶性肿瘤常见部位为:躯干骨骼和四肢松质骨。以骨盆、胸腰椎和肩胛骨较多见。

临床表现
  1.主要症状为局部进行性持续性疼痛,夜间明显,局部压痛,肌肉紧张或功能障碍。并发病理性骨折时疼痛加剧。有些病人可因病理性骨折首诊才发现骨转移。 2.脊柱转移瘤可因压迫脊髓并发截瘫。 3.多数病人有消瘦、贫血、晚期呈恶液质。 4.实验室检查可出现贫血、血沉加快、血清蛋白倒置。当广泛骨质破坏时,血碱性磷酸酶升高,前列腺癌骨转移时,血酸性磷酸酶升高。 5.X线表现有溶骨性、成骨性和混合性三种。多数转移瘤呈溶骨性破坏,骨皮质变薄,无骨膜反应,并发病理性骨折时有新生骨形成。脊椎转移瘤好发于附件,以椎弓根破坏最有意义,椎体破坏可呈现压缩性骨折,但椎间隙正常。少数表现为成骨性(如前列腺癌转移),被累及的松质骨显示骨质致密,骨小梁紊乱、模糊不清。

诊断依据
  1.转移性骨恶性肿瘤为最常见的恶性骨肿瘤。原发癌部位常见于乳腺、前列腺、肺、肾、甲状腺、胃肠道等。 2.多在中年以后发生,儿童少见,10岁以前的骨转移性肿瘤多来自于神经母细胞瘤。 3.躯干骨、骨盆、股骨和肱骨近端为好发部位。 4.局部疼痛持续性、进行性加重,夜间明显,局部压痛,贫血消瘦,可有恶液质。 5.实验室检查:贫血、血沈快、血碱性磷酸酶或酸性磷酸酶增高,血钙、磷正常。 6.X线摄片有骨质破坏和病理性骨折,无骨膜反应。核素扫描90Sr、99mTc有助于诊断。 7.病理检查可确诊。

治疗原则
  1.为延长寿命,减轻病人的痛苦,应治疗原发癌和转移瘤。 2.根据原发癌的性质,选择有效的化疗或放疗。局部放疗可减慢转移瘤的生长和减轻疼痛。 3.对椎体转移瘤并发截瘫者可施行椎板减压,并作内固定。 4.长管骨病理性骨折应考虑作内固定术。 5.难以忍受的疼痛可切断神经根或脊髓感觉束或行姑息性截肢,或者应用强有效的止痛药物。

用药原则
  1.根据原发癌选择有效药物。如乳腺癌脊柱转移可用睾丸酮;前列腺癌转移可用妇女性激素;甲状腺癌可用甲状腺素治疗。 2.转移性骨恶性肿瘤属晚期癌,为延长生命和减轻病人痛苦,根据原发癌选择有效的化疗药物的同时,输血、补充白蛋白及中医中药扶正治疗是必要的。 3.适当的应用止痛药,酌情应用强的止痛药是合理的。

辅助检查
  1.骨转移癌只有40%的病人可从病史中找到原发性癌的部位; 2.许多病人以转移的征候为主,然后才找到原发性癌 存在。所以疑转移性骨肿瘤者,除常规检查外,尚需酌情进行可选检查和特需检查专案,以明确诊断和找到原发之恶性肿瘤。

疗效评价
  1.治愈:肿瘤消失,症状、体征消失。伤口愈合。 2.好转:姑息治疗后症状好转,手术后伤口愈合。

 

 
  
[ 网刊订阅 ]  [ 食品专题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食品专题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站招聘 | 广告服务 | 信息服务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客服中心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鲁ICP备10014333号
©2008-2011  食品伙伴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