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 上网做生意,首选VIP会员| 设为首页|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RSS订阅
食品伙伴网,关注食品安全,探讨食品技术
 
当前位置: 首页 » 食品专题 » 生物名词库 » 生物与医学 » 正文

外伤性气胸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6-08-24

  因胸部外伤造成胸膜腔内积气,称为外伤性气胸。多由于严重的胸部外伤引起胸膜、肺或支气管的损伤而发生。多因胸部挤压伤、肋骨骨折、胸部锐器伤所致。外伤性气胸的发生率在胸部外伤中仅次于肋骨骨折。肋骨骨折时常发生气胸,多合并血胸,根据空气通道状态。胸膜腔压力改变,及对呼吸回流影响的程度,将外伤性气胸分为以下三类。 一、闭合性气胸:胸壁或肺的伤口,当空气进入胸膜腔后,伤口迅速闭合,空气不再进入。胸膜腔压力仍低于大气压。伤侧肺部分压缩,健肺可代偿功能,故对呼吸回流影响可较轻。 二、开放性气胸:胸壁或肺的伤口较大,伤道自由沟通,胸膜腔与外界相通。胸膜腔压力等于大气压。伤侧肺萎缩,伤侧胸膜腔压力高于健侧,使纵隔向健侧移位健肺亦有不同程度压缩。开放性气胸的严重性取决于伤口的大小。胸壁伤口直径大于声门(成人2.75cm),出入空气量多造成呼吸回流严重紊乱。胸壁伤口越大,病势越严重,死亡率越高。 三、张力性气胸(高压性气胸):胸壁、肺或支气管的伤口呈单向活瓣样,吸气时活瓣开放,空气进入胸膜腔,呼气时活瓣关闭,空气不能从胸膜腔排出,因此随着呼吸,致使伤侧胸膜腔内气体不断增加,胸膜腔压力不断提高,使胸膜腔压力高于大气压。伤侧肺完全压缩,纵隔推向健侧,使健侧肺也受压,通气量大大减少。由于纵隔移位,胸膜腔压力增高,使腔静脉扭曲,造成回心血量和心搏出量减少,引起呼吸回流衰竭。因上、下腔静脉和右心房与右侧胸腔毗邻,故右侧张力性气胸比左侧更为危险。有时胸膜腔内的高压空气进入纵隔,扩散至皮下组织,形成颈部、面部、胸部等皮下气肿。 以上各种气胸,尤其是开放性和张力性气胸,如果污染较重,处理不当,容易造成肺突变、肺感染或脓胸。

临床表现
  (一)闭合性气胸:小量气胸、肺压缩小于30%,可无明显症状。肺压缩大于30%,可有胸闷、气短或呼吸困难等症状。 体征:肺压缩小于30%,可无明显体征。肺压缩大于30%,伤侧 呼吸运动减弱,气管、心浊音界向健侧 移位。伤侧胸部叩诊呈鼓音,呼吸音减弱或消失。当合并血气胸时,上方叩诊鼓音,下方叩诊浊音。 (二)开放性气胸:气急、心悸和呼吸困难,甚至紫绀或休克。 体征:呼吸急促,胸壁有开放性伤口,并可听到空气随呼吸自由出入胸膜腔的吮吸声。气管、心浊音界移向健侧。伤侧胸部叩诊鼓音,呼吸音消失。 (三)张力性气胸:呼吸极度困难,进行性加重,紫绀甚至休克。 体征:烦燥不安,紫绀,甚至昏迷。颈静脉、四肢静脉怒张,伤侧胸部饱满,肋间增宽,呼吸运动减弱,可有皮下气肿。气管、心浊音界向健侧 明显移位。伤侧胸部叩诊高度鼓音,呼吸音消失。

诊断依据
  1.有胸外伤史。 2.闭合性气胸:肺压缩小于30%者,可有轻度呼吸增快或无明显症状。肺压缩大于30%者,可有胸闷、气促。伤侧叩诊鼓音,呼吸音减弱或消失。X线检查显示患侧有胸膜腔积气、肺萎陷及纵隔移位征象。 3.开放性气胸:呼吸困难更显著,可有发绀休克。胸壁有开放性伤口,可听到空气经伤口进出的声音,胸膜腔与外界相通。 4.张力性气胸:极度呼吸困难,甚至紫绀和休克。纵隔移位极显著,80%以上有皮下气肿。 5.胸腔穿刺抽到气体,张力性气胸有高压气体向外冲出。

治疗原则
  1.闭合性气胸:如肺压缩小于30%,无明显症状者,可不予处理,鼓励病人作膨肺动作,积气1-2周后可自行吸收。若肺压缩大于30%,先自患侧二肋锁骨中线行胸腔穿刺抽气。如抽气后,症状一度减轻但不久又加重,应行胸腔闭式引流。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2.开放性气胸:应立即用急救包或灭菌纱布,在病人呼气末封闭胸壁伤口,再用绷带或胶布包扎固定,使之变为闭合性气胸。当病情基本稳定后,尽早作清创缝合,安放胸腔闭式引流。如胸腔内脏器有严重损伤,应尽早剖胸探查处理。失血多者应输血,常规给予抗生素和TAT。 3.张力性气胸:应紧急处理,立即减压,在伤侧第二肋间锁骨中线处插管作胸腔闭式引流。在现场抢救,可用粗针头从伤侧第二肋间锁骨中线处(肋骨上缘)刺入胸腔,使气体排出,用消毒橡皮管连接水封瓶使其持续排气。但这粗针头应及时更换成胸腔引流管引流,以防肺膨胀后损伤肺脏。 4.如引流管不断排出大量气体,要考虑为气管或支气管断裂之可能,作进一步检查处理。 5.合并血胸者,应行下胸部闭式引流术或作相应的处理。

用药原则
  1.闭合性气胸:无明显症状者,可不须特殊处理。如临床有症状者可行胸腔穿刺抽气,并适当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2.开放性气胸:须作清创缝合伤口剖胸探查处理,失血多者应输血,有休克者须抗休克处理,常规给予抗生素和破伤风抗毒素。 3.张力性气胸:须作胸腔闭式引流术,密切观察胸腔引流情况和观察病情,适当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4.根据临床表现对症处理。 5.对胸部损伤严重或合并伤严重的病例,根据临床或药敏试验选择有效的抗生素(包括新特药物)。

辅助检查
  1.胸腔穿刺测压是判定气胸种类的简易而可靠的方法。在胸腔穿刺时,如果注射器针栓被吸入,为闭合性气胸;如针栓不动,为开放性气胸;如针栓退出为张力性气胸; 2.胸部X线检查可了解气胸量的大小、肺萎陷压缩的程度、有无其他合并症及纵隔移位程度。气胸在直立位原胸片显示胸膜腔有游离气体,在壁胸膜与肺之间见无肺纹理的空气带。气胸伴有血胸,在直立位X线片中可见到液平。小量气胸在平卧位X线片中,可不显示气胸,而在立位呼气末时,X线片中气胸最容易显示。气胸若同时伴有皮下气肿,则较难作出诊断,因X线片中所见皮下积气,常被误认为肺的成分。创伤病人常常须保持卧位,故气胸在仰卧位摄片不能被看出。当在仰卧位进行X线检查时,发现有纵隔气肿、心包积气、部分肺野过度透明、皮下气肿等某一情况,要想到气胸的可能性。 3.因为胸片无法显示可能存在的肺功能障碍,因此,对气胸病人只有通过血气分析,才能了解有无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及酸碱度,以判断无呼吸功能不全及程度。 4.气胸病人对疑似支气管断裂,可作气管分叉断层摄片检查;条件允许者可作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5.胸部损伤严重、气胸合并其他损伤或晚期病例或伤情复杂时,检查专案可包括检查框限“A”、“B”。

疗效评价
  1.治愈:症状和体征消失(胸壁伤口愈合)。X线检查见胸内积气、积液消失、肺已复张,纵隔无移位。 2.好转:症状体征减轻,其他并发症好转。 3.未愈:症状体征示改善,有其他并发症存在,X线检查胸内气体液体仍存在。

 

 
[ 网刊订阅 ]  [ 食品专题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推荐图文
推荐食品专题
点击排行
 
 
Processed in 0.327 second(s), 17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