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 上网做生意,首选VIP会员| 设为首页|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RSS订阅
食品伙伴网,关注食品安全,探讨食品技术
 
当前位置: 首页 » 食品专题 » 生物名词库 » 生物与医学 » 正文

舌癌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6-08-28  浏览次数:403

  口腔颌面部的恶生肿瘤以癌最常见,在癌瘤中又鳞状细胞癌为最多见,在我国,口腔颌面鳞癌多发生于40-60岁之间,男性多于女性,以牙龈癌、舌癌、颊癌、腭癌及上颌窦癌常见,口腔癌在我国长江以北,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45-5.6%,长江以南为1.75-5.18%。在印度其在全身恶性肿瘤中高达40%以上,舌癌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恶性肿瘤,男性多于女性,多数为鳞状细胞癌,特别是在舌前2/3部位,腺癌比较少见,多位于舌根部;舌根部有时亦可发生淋巴上皮癌及未分化癌。

临床表现
  1.多见于舌缘,其次为舌尖、舌背及舌腹等处,可有局部白斑病史或慢性刺激因素。 2.常为溃疡型或浸润型,生长快,疼痛明显,浸润性强。 3.可有舌运动受限,进食及吞咽困难。 4.常早期发生颈淋巴结转移。

诊断依据
  1.舌缘,舌尖、舌背或舌腹等处长时间不愈溃疡。 2.生长迅速,疼痛、质硬、边界不清、压痛。 3.舌运动受限,进食及吞咽困难。 4.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

治疗原则
  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一般应行原发源切除及颈部淋巴结清扫术,手术前或手术后配合放疗或化疗。

用药原则
  一般性手术的预防性抗感染选用磺胺类药物(如复方新诺明)或主要作用于革兰氏阳性菌的药物(如红酶素、青酶素等);手术范围较大,同时植骨或同时作较复杂修复者则一般采用联合用药,较常用为:作用于革兰氏阳性菌的药物(如青酶素)+作用于革兰氏阴性菌的药物(如庆大酶素)+作用于厌氧菌的药物(如灭滴灵);手术前后感染严重或术创大,修复方式复杂者可根据临床和药敏试验选择有效的抗生素。 化学药物治疗可于术前或术后配合应用,因其副作用较为严重,应在医师指导下对血象等严密观察下应用

辅助检查
  1.对于临床表现较典型,肿瘤较局限者检查专案以检查框限“A”为主; 2.对于临床表现不典型,鉴别诊断较困难,肿物较大与周围重要结构关系密切或疑有转移者检查专案可包括检查框限“B”和“C”。

疗效评价
  1.治愈:治疗后,原发瘤及转移源已彻底切除或消失,创面已基本修复。 2.好转:治疗后,肿瘤缩小,症状减轻。 3.未愈:治疗后,肿瘤无缩小,症状无改善。

 

 
[ 网刊订阅 ]  [ 食品专题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食品专题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