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 上网做生意,首选VIP会员| 设为首页|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RSS订阅
食品伙伴网,关注食品安全,探讨食品技术
 
当前位置: 首页 » 食品专题 » 生物名词库 » 生物与医学 » 正文

坏死性龈口炎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6-08-28

  坏死性龈口炎由奋森螺旋体和梭形菌感染所致,临床上本病较少见。当局部或全身抵抗力下降,口腔卫生不良,营养不佳时,病情可迅速发展,病损严重。急性者多见于儿童,慢性者多见于成人。

临床表现
  1.急性发病者牙龈坏死溃疡,牙间乳头消失,牙龈出血,牙松动明显,口腔恶臭,进食和吞咽困难,垂液增多,局部区域淋巴结肿痛,血中白细胞升高伴发热、头痛、全身乏力。 2.慢性者少见,主要表现为牙龈易出血,轻痛、口臭,在龈乳头处可见灰黑色坏死组织。

诊断依据
  1.急性者,起病急,全身困倦无力,发热,龈缘及龈乳头坏死并呈灰黑色,龈易出血,口臭。 2.重者牙龈坏死迅速,牙槽骨外露,牙松动。 3.局部疼痛,涎液增多。 4.取坏死组织涂片可见大量螺旋体及梭形桿菌。 5.慢性者主要为龈易出血,轻痛、口臭、龈乳头可见灰黑色坏死组织。

治疗原则
  1.全身支援疗法。 2.选用有效的抗生素+灭滴灵抗感染。 3.除去局部坏死组织。 4.加强口腔护理。 5.中医辩证施治。

用药原则
  1.一般发病后首先选用“A”限和“B”限内药物治疗多能治愈。 2.“A”限抗菌素治疗无效时可选用“B”限或根据药敏试验选用其他敏感抗菌素。

辅助检查
  本病由于发病急,病情发展较迅速,可短期内发生广泛性牙龈坏死,因此,发病的早期就应进行取病变部标本做涂片培养检查,力争早期确诊,及时有效地活疗。

疗效评价
  1.治愈:症状和体征消失,病损愈合。 2.好转: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病损趋向愈合。 3.未愈:症状和体征无改善。

 
[ 网刊订阅 ]  [ 食品专题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推荐图文
推荐食品专题
点击排行
 
 
Processed in 0.370 second(s), 18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