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 上网做生意,首选VIP会员| | WAP浏览 | RSS订阅
 
当前位置: 首页 » 食品专题 » 生物名词库 » 生物与医学 » 正文

大泡性类天泡疮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6-08-29   浏览次数:451

  大泡性类天泡疮是以形成表皮下水泡为特征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因及发病机理不清楚。患者血循环中存在抗表皮基底膜带抗体,多属IgG抗体。本病多发于老年人及小儿,无性别差别。病程呈慢性过程,小儿患者可于数年后自然缓解,但成人患病多不能自然缓解。氨苯枫、皮质激素对本病有效,小儿及大多数成年患者预后良好,体内合并恶性肿瘤者预后不良。病死者主要死于药物的并发症及合并体内恶性肿瘤。

临床表现
  1.基本损害为皮肤出现紧张性、浆液性水泡、大泡。豆大至核桃大不等。泡壁厚不易擦破,尼氏征阴性,泡破后糜烂面渗液少,易愈合。水泡可自行吸收,乾涸,但原处可反复出现水泡或此消彼发。愈合后可有色素沈着,但无瘢痕形成; 2.皮损主要分布于四肢屈侧、腹股沟、腋窝及腰部等处,严重者可泛发全身; 3.多无口腔粘膜损害; 4.可有瘙痒、灼热感,但一般无全身症状。

诊断依据
  1.老年人或小儿发病; 2.皮损为紧张性水泡、大泡,尼氏征阴性,糜烂面易愈合; 3.皮损主要分布于四肢屈侧、腹股沟、腋窝、腰部; 4.组织病理示表皮下水泡。直接免疫荧光检查示表皮基底膜带处有IgG,和(或)补体C3沉积。间接免疫荧光可检出血循环中有抗表皮基底膜带抗体(主要为IgG)。盐裂皮肤直接免疫荧光示免疫复合物沉积于水泡表皮侧。

治疗原则
  1.老年患者要排除体内恶性肿瘤; 2.可选用氨苯枫或激素控制病情,病情缓解后,要维持治疗。 3.皮损按外用药原则对症处理。

用药原则
  1.类天泡疮多使用氨苯枫或激素治疗,轻症者可试用雷公藤制剂。 2.对激素敏感者可联用免疫抑制剂。 3.疗效不好者要警惕合并体内恶性肿瘤。

 

 
  
[ 网刊订阅 ]  [ 食品专题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食品专题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站招聘 | 广告服务 | 信息服务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客服中心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鲁ICP备10014333号
©2008-2011  食品伙伴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