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
PRB.0964 |
图
例
|
|
中文学名 |
粉迷孔菌 |
拉丁学名 |
Daedalea biennis (Bull.) Fr. |
中文别名 |
|
同物异名 |
|
图 964 粉迷孔菌 : 1. 子实体, 2. 孢子, 3. 担子, 4. 囊体 |
分类地位 |
非褶菌目、多孔菌科、迷孔菌属 |
形态特征 |
子实体中等至较大,一年生,近革质至革质。菌盖半圆形,3-7cm×3-12cm,厚1-2mm,米黄色至浅肉色,无环带,或有不明显环纹,有黄褐色绒毛,边缘薄锐且波浪状至瓣裂,菌肉白色至近白色,厚2-7mm,上层松软而下木栓质,无柄或有侧生或近中生的菌柄,长可达5cm。管孔多角形或迷路状至渐裂为锯齿状,白色,孔深2-4mm,孔径0.3-1mm。有囊体,近棒状。担子棒状,具4小梗。孢子椭圆形、卵圆形至近球形,无色,光滑,4.5-6.5μm×3.5-4.5μm。 |
生态习性 |
生于栎、山杨、枫香及苹果等阔叶树干上或木桩上,有时生松树腐木上。 |
分布地区 |
吉林、辽宁、河北、甘肃、四川、江苏、浙江、江西、湖南、贵州、云南、广东、广西、海南、陕西、福建、台湾等。 |
经
济
用
途
|
此种可引起树木、倒木、枕木等木质白色腐朽。另外,该菌液对小白鼠肉瘤180有抑制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