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 上网做生意,首选VIP会员| 设为首页|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RSS订阅
食品伙伴网,关注食品安全,探讨食品技术
 
当前位置: 首页 » 食品专题 » 马铃薯专题 » 正文

马铃薯种薯网袋贮藏技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8-02-19
核心提示:黑龙江省冬季寒冷干燥,马铃薯种薯窖贮期限长,难度大。网袋贮藏技术的优点:薯堆内的通风好于散贮,可避免因伤热引起腐烂或发芽等问题,贮藏期间也不必倒堆散热。既节约贮藏成本、又可降低贮藏损失。另外,不同品种可加拴标签分垛存放,避免了不同品种同窖散贮及易引

黑龙江省冬季寒冷干燥,马铃薯种薯窖贮期限长,难度大。网袋贮藏技术的优点:薯堆内的通风好于散贮,可避免因伤热引起腐烂或发芽等问题,贮藏期间也不必倒堆散热。既节约贮藏成本、又可降低贮藏损失。另外,不同品种可加拴标签分垛存放,避免了不同品种同窖散贮及易引起机械混杂的缺点。

(一)贮藏基本条件

薯窖为地下式永久性起拱砖窖,窖深3.5米,起拱跨度4米,长度30米,2栋并排。窖门在地上部,由引梯入窖,窖顶设有10个通气口,并设有强排气装置。适宜的贮藏量为18~20万公斤,窖内地面铺垫厚3~5厘米消过毒的细沙,以便必要时采取人工洒水办法增加湿度。网袋采用蔬菜通用40公斤装塑料中眼网袋。

(二)种薯网袋贮藏技术要点

1、薯窖消毒 种薯入窖前,于地面沙层及墙面喷洒75%百菌清500倍液消毒;再密闭窖门及通气口,用百菌清烟雾剂熏蒸消毒,密闭2天后通风数日,准备贮藏。
2、种薯入窖 10月中下旬,夜间最低气温已降到0℃以下,室外不再适合种薯存放,及时将挑选合格的种薯装入网袋入窖贮藏,搬运过程中要避免磕碰损伤。入窖时,种薯按垛码放,袋向与窖向平行,每垛上下落放整齐,以使各垛网袋间留有较大空隙,利于通风,而不能压缝码放;每垛可码放 7~8层高,必要时可码放9~10层高。纵向每10~15排留1个0.3~0.4米宽通风道,每栋靠一侧墙留有宽0.5~0.6米通风及温、湿度检查通道,靠另一侧窖墙在薯袋垛底处依次排放用木板条钉制的内径0.2米× 0.2米的通风木笼,这样就使得窖内的通风道和窖顶通气口相互连通,组成完整的通风换气系统。
3、入窖后的温湿度管理 薯窖设专门管理人员定期检查及调节温、湿度。种薯入窖时,因室外气温的下降,窖温已降至5~6℃。种薯入窖后,打开所有通气口,并定时强排风,以通风散热,使窖温缓慢下降。持续10~15天,到11月初,室外气温已降至0~-10℃,窖温降至3~4℃,达到适宜贮藏温度范围。当室外气温降到~10℃以下时,要适度关闭通气口,防止通气口附近种薯受冻。11月中旬~翌年2月中旬,气温一般维持在-10~-25℃,窖温稳中有降,达到2~3℃范围,这段时期。平时要密闭窖门、通气口,并在靠近通气口种薯上加盖草帘防冻。此时,若过多通气,因外界温度太低,种薯易受冻害,且极易在通气口附近结霜或在窖顶凝结成水滴,滴落后使顶层种薯过湿,降低贮存质量。但为保持种薯的正常呼吸和生理活性,以及入窖人员的安全,需要定时适度少通风。通常,只要贮藏量达到一定规模,窖内的湿度即可维持在88%~90%,不需再人工加湿。
4、精选出窖 2月下旬~3月中下旬,外界气温逐渐回升,要控制窖温上升,并精心挑选、包装,适时出窖。

 
[ 网刊订阅 ]  [ 食品专题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推荐图文
推荐食品专题
点击排行
 
 
Processed in 0.013 second(s), 14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