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的形态、发育、生理、生化等性状的变异及其遗传规律。
稻的遗传研究始于20世纪初。1908年V.斯朵克(Stock)首先在爪哇进行了水稻的遗传实验,其后印度、美国、日本和中国的科学家分别在籼稻和粳稻上开展了较多的研究工作,水稻遗传研究的进展是较为缓慢的,通过对于性状遗传的深入研究,绘制了12个连锁图。还利用三体开展了连锁群与细胞学上可鉴别的染色体的对应关系研究。
栽培稻通过花药培养可获得单倍体,三倍体水稻可通过二倍体与四倍体杂交获得,也有自然发生的,60年代中期起,先后有一些学者分别从粳稻和籼稻的三倍体植株的分离后代中获得了全套初级三体。水稻单体虽自50年代起即有发现,因其不育而无从利用。
连锁群 1917年F.R.派奈尔(Parnell)研究了水稻的性状连锁关系,1921年山口弥辅发现了米粒糯性与稃尖色的连锁。1928年赵连芳曾对糯性与稃尖色、长护颖与小穗外形、紫稃尖与紫叶鞘进行连锁遗传研究,确定了3个连锁群。其后,主要集中于稻株各器官的花青素着色以及形态结构的特殊变异上的研究。60年代初期,长尾正人和高桥万右卫门首先提出了粳稻的12个连锁群,稍后B.密司拉(Misra)等对籼稻也鉴别了部分连锁群,结果认为籼粳稻的连锁群及其标记基因顺序都是相互一致的,有关出穗期迟早、抗病虫的基因都已绘制在连锁图上,耐寒性和低温发芽能力与其他标记基因的相关性亦已发现。通过不断揭露性状间的连锁关系,定会有助于水稻育种工作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