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中国的红酒文化是西方文明的产物,但是全然否定中国的红酒文化,未免以筦窺天,以蠡测海,以筳撞钟也。葡萄酒与红酒虽不是完全相等的概念,但红酒文化是从历史中的葡萄酒文化发展而来,据资料记载,可以发现自古以来,中国的上层有闲阶级,早已通过贸易、进贡、自酿的途径尝到葡萄酒了。
《史记-大宛列传》载:“宛左右以蒲桃为酒,富人藏酒至万余石、久者数十年不败”。“汉使取其实来,于是天子始种苜蓿、蒲桃。”魏文帝曹丕尤其喜欢喝葡萄酒,他的《诏群医》云:“中国珍果甚多,且复为说蒲萄......又酿以为酒,甘于鞠蘖,善醉而易醒。”三国的陆机在《饮酒乐》中歌咏葡萄酒:“蒲萄四时劳醇,琉璃千钟旧宾。”一年四季喝葡萄酒,说明当时比较常见了。
盛唐是葡萄酒文化的盛世。《南部新书》记载,唐太宗“收马乳蒲桃种于苑,并得酒注,仍自损益之,造酒成绿色,芳香酷烈,味皆醍醐,长安始识其味也。”唐人盛赞“葡萄美酒”,李白是“斗酒诗百篇”的酒仙,当然也喜欢葡萄酒,他的《对酒》写道:“蒲萄酒,金叵罗,吴姬十五细马驮”。在《襄阳歌》更赞道:“鸬鹚杓,鹦鹉杯,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遥看汉水鸭头绿,恰以蒲萄初酦醅。” 白居易也欣赏葡萄酒,他的《寄献北郡留守裴令公》道:“羌管吹杨柳,燕姬酌蒲萄。”据说燕姬葡萄酒成了当时一种名酒,产自河东太原。
唐朝王翰做过汝州长史,改仙州别驾。日与才士豪侠饮乐游畋,坐贬道州司马。他喝葡萄酒最讲究,因此千古流传。《凉州词》云:“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凉州近于西域葡萄酒产地,喝到的葡萄酒在当时确实是美酒了。直到今天,新疆沙酿天成零污染的环境仍是产生葡萄美酒的先决条件,目前新疆的西域沙地红酒酒体丰满,口感醇厚,品一支西域沙地红酒,已经与世界著名产地的红酒区别不大了。山东也是适宜葡萄生长的地方,最近考古队发现山东新石器晚期已开始酿制葡萄酒,现在张裕成为中国红酒龙头,与天时地利有很大关系。
到了宋代,从元好问的《蒲萄酒赋》及序中知道,真正的葡萄酒酿造法在中原基本失传。元朝则是复兴葡萄酒文化的鼎盛时期,《马可-波罗游记》在“物产富庶的和田城”一节中记载:“居民经营农场、葡萄园以及各种花园”。“太原府王国”一节记载,“ 太原府园的都城,其名也叫太原府,那里有好多葡萄园,制造很多的酒,这里是契丹省唯一产酒的地方,酒是从这地方贩运到全省各地。”
当然古代的葡萄酒,酿造技术也不够成熟,质地不够、佳酿又少,再加上长途运输,种种条件限制之下,料想他们也很难喝到风味迷人的葡萄酒。中原自酿的葡萄酒,大体上是葡萄与米混合后加曲的“蒲萄酒法”酿制的,且味道也不好。而西域葡萄酒的味佳,可是长途贩运价格极高。不过在物流快速与运送过程保温保鲜技术良好的现代,我们获得一瓶还鲜活的葡萄酒并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