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蚜Rhopalosiphum maidis (Fitch)属同翅目,蚜科。俗名 麦蚰、腻虫、蚁虫。分布在全国各地。寄主有玉米、高粱、小麦、狗尾草等。
为害特点? 成、若蚜刺吸植物组织汁液,引致叶片变黄或发红,影响生长发育,严重时植株枯死。玉米蚜多群集在心叶,为害叶片时分泌蜜露,产生黑色霉状物。别于高粱蚜。 在紧凑型玉米上主要为害雄花和上层1—5叶,下部叶受害轻,刺吸玉米的汁液,致叶片变黄枯死,常使叶面生霉变黑,影响光合作用,降低粒重,并传播病毒病造成减产。
形态特征 无 翅孤雌蚜体长卵形,长#p#分页标题#e#1.8—2.2mm,活虫深绿色,披薄白粉,附肢黑色,复眼红褐色。有翅孤雌蚜长卵形,体长1.6—1.8mm,头、胸黑色发亮,腹部黄红色至深绿色。触角6节比身体短。腹部2—4节各具1对大型缘斑,第6、#p#分页标题#e#7节上有背中横带,8节中带贯通全节。其他特征与无翅型相似。卵椭圆形。
发生特点? 在长江流域年生20多代,冬季以成、若蚜在大麦心叶或以孤雌成、若蚜在禾本科植物上越冬。翌年3、4月开始活动为害,4、5月麦子黄熟期产生大量有翅迁移蚜,迁往春玉米、高粱、水稻田繁殖为害。该蚜虫终生营孤雌生殖,虫口数量增加很快。华北5—8#p#分页标题#e#月为害严重。高温干旱年份发生多。在江苏:玉米蚜苗期开始为害、6月中下旬玉米出苗后,有翅胎生雌蚜在玉米叶片背面为害,繁殖,虫口密度升高以后,逐渐向玉米上部蔓延,同时产生有翅胎生雌蚜向附近株上扩散,到玉米大喇叭口末期蚜量迅速增加,扬花期蚜量猛增,在玉米上部叶片和雄花上群集为害,条件适宜为害持续到9月中下旬玉米成熟前。植株衰老后,气温下降,蚜量减少,后产生有翅蚜飞至越冬寄主上准备越冬。一般8、9月份玉米生长中后期,均温低于28℃,适其繁殖,此间如遇干旱、旬降雨量低于20mm,易造成猖獗为害。天敌有异色瓢虫、七星瓢虫、龟纹瓢虫、食蚜蝇、草蛉和寄生蜂等。
防治方法
1、用玉米种子重量#p#分页标题#e#0.1%的10%吡虫啉可湿粉剂浸拌种,播后25天防治苗期蚜虫、蓟马、飞虱效果优异。
2、玉米进入拔节期,发现中心蚜株可喷撒0.5%乐果粉剂或40%乐果乳油1500倍液。当有蚜株率达30%#p#分页标题#e#—40%,出现“起油株”(指蜜露)时应进行全田普治,一是撒施乐果毒砂,每667m2用40%乐果乳油50g对水500L稀释后喷在20kg细砂土上,边喷边拌,然后把拌匀的毒砂均匀地撒在植株上。也可喷洒25%爱卡士或#p#分页标题#e#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每667m2用药量50g或喷撒1.5%1605粉剂,每667m2 2—3kg。
3、用呋喃丹灌心。在玉米大喇叭口末期,每667m2用#p#分页标题#e#3%映喃丹颗粒剂1.5kg,均匀的灌入玉米心内,若怕灌不均匀,可在呋喃丹中掺入2—3kg细砂混匀后进行。此外还可在喇叭口内撤施1605颗粒剂每667m2 5kg,颗粒剂制法用50%1605乳剂500g,拌入颗料50kg,可兼治蓟马、玉米螟、粘虫等。此外还可选用#p#分页标题#e#40.64%加保扶水悬剂8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10%赛波凯乳油2500倍液、2.5%保得乳油2000—3000倍液、#p#分页标题#e#20%康福多浓可溶剂3000—40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