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网服务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食品图库 » 植物学图库 » 正文

水稻白叶枯病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7-08-15
核心提示:稻白叶枯病十九世纪末首先在日本发现,目前已成为亚洲稻区的重要病害。在我国、日本、朝鲜、菲律宾、印度及其他东南亚国家均有发生,其中以地处热带的国家受害更大。水稻发病后,一般引起叶片干枯,不实率增加,米质松脆,千粒重降低,一般减产1013%,严重的减产50%

   稻白叶枯病十九世纪末首先在日本发现,目前已成为亚洲稻区的重要病害。在我国、日本、朝鲜、菲律宾、印度及其他东南亚国家均有发生,其中以地处热带的国家受害更大。水稻发病后,一般引起叶片干枯,不实率增加,米质松脆,千粒重降低,一般减产10—13%,严重的减产50%以上;发生凋萎型白叶枯病的稻田常造成死丛现象,损失严重。

 

一、症状 

由于环境条件和品种抗病性的影响,此病可引起几种症状类型。
1、典型症状 白叶枯病主要为害叶片,由于病菌多从水孔侵入,病害大多从叶尖或叶缘开始,最初形成黄绿色或暗绿色斑点,随即扩展为短条斑,然后沿叶缘或中脉向下延伸,并加宽加大形成波状(籼稻不明显)或长条状斑,可达叶片基部和整个叶片,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品种反应不同,病斑黄色或略带红褐色,最后变灰白色(多见于籼稻)或黄白色(多见于粳稻)。有时病菌从中脉伤口侵入,沿中脉蔓延呈淡黄色,即所谓的中脉型,病叶最后纵折枯死。空气温度高时,特别在雨后、傍晚或泥清晨有露水时,病叶上有蜜黄色的珠状菌脓溢出,干燥后变硬,或呈薄片状,但在老病斑上不常见,而有时在已感染但未显症的病叶上亦有菌脓产生。
2、急性型症状 主要在多肥栽培,感病品种或温、湿度适宜(如连续阴雨、高温闷热)的情况下发生,病叶产生暗绿色病斑,迅速扩展使叶变灰绿色,向内卷曲青枯,病部也有珠状溢脓。此种症状的出现,表示病害正在急剧发展。
3、凋萎型症状 秧田后期和本田返育分蘖期间,病株最明显的症状是心叶或心叶下1—2叶片失水,并以主脉为中心,从叶缘向内紧卷不能展开,最后枯死,很象螟害造成的拈心。病势继续扩展,可使主茎及分蘖的茎叶相继凋萎,常引起缺兜或死丛观象,这种稻秧急性发作的凋萎枯死症状,国外称之为kresek。孕穗壮苞期除叶片也可产生上述几种类型病斑外,有的病株也可产生死孕穗现象。剥开刚青卷的枯心叶,常发现叶面有黄色珠状的菌脓,如将外层叶鞘剥去,可看到枯心叶鞘下部的白色部分有水渍状条斑,其中多充满菌脓而呈黄色;折断病株茎基,也可检查到黄色菌脓,但并无异昧,因此可与螟害相区别。产生死孕穗的病株,其稳轴基部或茎基内腔也有大量黄色菌脓,镜检基穗颈、小穗及颖壳等部分,均有喷菌现象。
4、黄叶型 病株新出叶均匀褪黄或呈黄色或黄绿色宽条斑,但较老的叶片绿色,正常,以后病株生长受抑制。在显症后酌病叶上检查不到病原细菌。但病株茎部以及紧接病叶下面的节间有大量病死的细胞存在。这一类型在国外热带稻区及我国广东省已发现。

 

二、病原

  此病病原细菌为一种黄单胞杆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 Oryzae (Ishiyama1922) Dye=Xanthomonas oryzae (Uyeda etIshiyama) Dowson。
1、形态和生理性状 菌体两端钝圆,短杆状,尺度为1—2×0.8一lμm。极生单鞭毛,长6—8μm不形成芽胞和荚膜,但在菌体表面有一层胶状分泌物;菌落为蜜黄色或淡黄色,圆形,周边整齐,质地均匀,表面隆起,光沿发亮,无萤光,有粘性。格兰氏染色阴性。不液化或轻微液化明胶。能使石蕊牛乳变红,但不凝固;不还原硝酸盐,产生氨和硫化氢,不产生吲哚,可分解蔗糖、葡萄糖、果糖、木糖和乳糖等而产生酸,但不产生气体。在含3%葡萄糖或20ppm青霉素的培养基上不能生长,为好气菌,发育湿度为5—40℃最适为26—30℃,致死温度在无胶膜保护下为53℃10分钟,在有胶膜保护下为57℃10分钟。白叶枯病菌的单胞衣一般培养基上很难生长,但将单肥和培养基预先用氯化镁40ppm的水稻液处理后,则50—80%的单胞可以生长。
二、白叶枯菌的噬菌体 在白叶枯菌存在的场所,如病株组织和谷粒、病区的灌溉水或田水、病田土以及一些带菌杂草的根都等都可分离出白叶枯菌的噬菌体,对白叶枯菌有一定的专化性和稳定性。白叶枯菌噬菌体在形态、物理性状、血清学特性以及寄主范围等方面存在差异,可区分为不同类型或株系。在白叶枯菌的研究中,噬菌体有可能应用于菌系区分、种子检验以及病菌生态学研究等方面,用以研究病菌的侵染来源、菌体在稻株体内的繁殖情况和预测病害发生的趋势等。近年有些研究指出:只有当白叶枯细菌浓度达到104/cc以上,噬菌体才能检验出它;而且水田中的噬菌体极易被直别阳光所钝化;在高温条件下噬菌体比白叶枯细菌存活更久。还有人推测:可能还有其它细菌能被此噬菌体寄生。由于以上种种,有人认为用噬菌体技术来监测白叶枯细菌的种群动态,尚商慎重从事。
3、寄主范围 我国曾先后发现茭白(菰)和李氏禾为自然寄主核物,但这些植物上发病不甚常见。日本报道茭白和李氏禾届的鞘糠草(Leesia oryzoides var . japonica )及秕壳草(L. sayanuka )为自然寄主植物。国外热带稻区发现人工接种寄主植物除李氏禾外,还有千金子(Leptochloa chinensis )和虮子草(L. panacia)等。近年来,云南、贵州、吉林等地研究指出多种杂草带菌并成为水稻白叶枯病初侵染源的可能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三、侵染循环

国内曾证实带菌谷种和有病稻草是白叶枯病的主要初侵染源。水稻抽穗扬花时,病菌借风雨露滴沾染花器,然后潜伏于颖壳组织或胚和胚乳表面越冬。在干燥条件下,病菌在种子中可存活半年以上,病种在第二年播种时有传病的作用,其远距离调运则是使病区逐步扩大的主要原因。但种子带菌率的多少与种子传病率的大小之间的相关性有时并不明显,这是因为种子中的病菌绝大多数在贮存过程中已被寄生在病菌上的噬菌体所消解,剩下来的病原细菌,能否成功地侵害秧苗还受许多因素的影响。有病稻草的传病作用与其存放条件有关。病菌在于燥条件下堆贮的病稻草中可以越冬存活,但病草在散落田间或场地经日晒雨淋或被水泡浸后,其中的病菌很快死亡,只有散落或还田的双季早稻病草在未沤烂的情况下,对晚稻秧苗有一定的传病作用。在南方温暖地区,受病菌侵染的越冬再生稻也可成为初侵染源。病田土壤中的病菌只能存活1—3个月,不能越冬成为初侵染源。日本过去曾强调杂草是病菌的主要越冬场所,以为病菌可在杂草根部集聚,并利用根部分泌的糖类和氨基酸等为营养源,继续缓慢增殖度过冬季,待水稻播种后侵染秧苗,特别是鞘糠草和秕壳草的传病作用大,而草芦、看麦娘、假稻、马唐、紫云英、羊蹄和篙等植物上也可以传病,而且还发现水田中的所有绿藻如Chlam ydomonas sp. ; Chloroco-ccum bogryosidaes等也与病菌有密切的关系。但也有些报道认为稻桩、稻草有带菌和传病的可能,且稻桩的传病作用大于鞘糠草等。最近国内云南、福建、辽宁、山东等地采用离心浓缩针刺接种,先后证实马唐、车前、双穗雀稗、狗牙根、李氏禾等杂草和茭白、稻桩的根部不仅带菌,而且还能越冬传病。在稻草和谷种颖壳中存活的病菌,遇到水分便随流水传播到秧苗。稻根的分泌物可吸引周围的病原细菌向根际集聚。并使生长停滞的病菌活化增殖,然后从叶片的水孔、伤口或茎基和根都的伤口以及芽鞘或叶鞘基部的变态气孔侵入。新伤口较老伤口有利于病菌侵入。病菌从叶片的水孔通过通水组织到达维管束或直接从叶片伤口进入维管束后,在导管内大量增殖,一般引起典型的症状。如果只沿中脉侵入则引起中脉型症状。当环境条件适宜又遇高感品种时则可引起急性型症:从变态气孔侵入的病菌只停留在附近的细胞间隙内作“半寄生”增殖,不能进入维管束,在适宜条件下病菌被释放出稻体外,然后再从伤口或水孔侵入才能引起病变。当病菌从茎基或根都的伤口侵入时可通过在维管束中的增殖而扩展到其他部位,从而引起系统性侵染而使稻株出凋萎型症状。从叶片或芽鞘侵入的疯菌有时也可引起东统性侵染,即除引起一些叶片呈现症状外,病株上还有一些叶片或其他部位虽有氏菌存在,却不表现症状;或者病菌从叶片侵入之后,可从维管束扩展到茎基部,然后形成系统性感染,引起凋萎型症状。这些现象与病菌在维管束中的增殖数量、扩展速度、致病力的强弱、品种感病性以及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有关。有时秧苗虽已感染,但不呈现症状,成为带菌秧苗,移栽后在条件适宜时即成为大田发病中心。也有这样的情况,秧苗并不带菌,插秧后由于某些原因,如流水带菌,使大田污染以致一些稻株感染。病菌在病株的维管束中大量繁殖后引起症状,并从叶面或水孔大量溢出而成菌脓,遇水湿溶散,借风雨露滴或流水传播,进行再侵染。在一个生长季节中,只要环境条件适宜,再侵染不断发生,使病害传播蔓延,以至流行。品种抗病性 总体说来,籼稻抗病性最弱,粳稻较强,而指糯稻最抗病。但籼稻各品种间抗性亦有明显差异。

 

四、发病条件

在种植感病品种的条件下,白叶枯病流行程度主要决定于气候和栽培因素:
1、气候因素 此病的发生一船在气温25—30℃时最盛。20℃以下和33℃以上受抑制。早稻秧苗期感病后不易表现典型症状。晚稻抽穗后病情扩展缓慢,也与受低温(20℃以下)的影响有关。气温的高低主要影响潜育期的长短。在22℃时,潜育期为13天,24℃时为8天;26—30℃时,潜育期只需要3天。国外报道,凋萎型白叶枯病在3l℃下用人工接种,不到20天使呈现症状,而在21℃时则需要40天或40天以上才呈现症状。适温多雨和日照不足有利发病。特别是台风、暴雨或洪涝有利于病菌的传播和侵入,更易引起病害暴发流行。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或沿江河一带的地区发病也重。气温偏低(20—22℃)时,如遇高湿,也有流行的可能,而气候干燥,相对湿度低了80%时,则不利于病害的发生和蔓延。我国南北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虽存在差异,南方一般在5—7月上旬和9—10月,而北方在6—8月时,气温均适于发病,所以雨湿便成为影响流行的主要气候因素。
2、栽培管理 在稻田的栽培管理条件中,肥水对白叶枯病的发生影响最大。氮肥施用过多或过迟,绿肥压青量过多,均使稻株生长过于茂密,株间通风透光度明显减弱,湿度显著增加,造成适于发病的小气候,而且稻株体内蛋白质氮化物大量降解,游离氨基酸特别是酿醯胺类化合物和胱氨酸含量增加,可溶性糖含量也增加,有利于病菌的生长繁殖,从而发病较多较重。过度缺乏磷钾肥后,即使增加磷钾肥,对稻株体内的游离氨基酸和糖分的改变不大,不能收到减轻病密的效果。合理施肥发病轻。 深水灌溉或稻株受水淹涝,既有利于病菌的传播和侵入,也由于植株体内呼吸基质大量消耗,分解作用大于合成作用,可溶性氮含量增加而降低抗病性,因此发病重。田水漫灌、串灌可使病害扩展蔓延。合理排灌、适时适皮露田、晒田,有利于水稻生长发育,提高抗病力,且可控制田间小气候,使不利于病菌的传播和侵入。 预测预报 水稻白叶枯病的流行受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如上述的气候条件、栽培技术水平、品种安排和布局,以及菌源和菌量等。

 

五、防治方法

(1)实施检疫,禁止随意调运种子。
(2)选育和换种抗、耐病良种。
(3)厉行种子消毒和妥善处理病草 种子可选用25%川化-018的1000倍液,氯霉素500单位,强氯精400倍液,或50%代森铵500倍液浸种24~48小时。田间病草和晒场秕谷、稻草残体应尽早处理;不用病草扎秧、复盖、铺垫道路、堵塞稻田水口等。
(4)培育无病壮秧,严防秧田受涝。秧苗三叶期及移植前各喷药预防一次。
(5)善管肥水 健全排灌系统,实行排灌分家,不准串灌、漫灌和严防涝害;按叶色变化科学用肥,配方施肥,使禾苗稳生稳长,壮而不过旺、绿而不贪青。
(6)根据测报,重点施药挑治, 封锁发病中心,控制病害于点发阶段。每次台风雨后应加强检查。药剂可选用25%川化-018(即叶双青)600~1000倍液、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2700~5400倍液、或克菌壮可溶性原粉1100~1600倍液;也可试用30%氧氯化铜,77%可杀得悬浮剂600~800倍液,或20%喹菌酮1000~1500倍液。隔7~10天喷一次,连续1~2次。

 
[ 网刊订阅 ]  [ 食品图库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推荐图文
推荐食品图库
点击排行
 
 
Processed in 0.174 second(s), 15 queries, Memory 0.89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