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大、小茴香都是常用的调料,是烧鱼炖肉、制作卤制食品时的必用之品。因它们能除肉中臭气,使之重新添香,故曰“茴香”。
其实小茴香还可以用来治病,它能刺激胃肠神经血管,促进消化液分泌,增加胃肠蠕动,排除积存的气体,所以有健胃、行气的功效;有时胃肠蠕动在兴奋后又会降低,因而有助于缓解痉挛、减轻疼痛。
【性能】味辛,性温。
【注意】有实热、虚火者不宜。
食疗方式
(1)叶:以开水冲泡即可。
(2)种子:将种子压碎,用开水冲泡,焖约十分钟后,加入蜂蜜即可饮用。 取半匙茴香以汤匙背压碎,浸泡于热水中十分钟。一天三杯,建议在二餐之间饮用。
传统附方
1、小茴香丸:小茴香16g,胡椒10g。研末,酒糊为丸,每次服3~6g,温酒送下。源于《三因方》。本方散寒理气、止痛作用较强。用于疝气,小腹冷痛、胀满。
2、小茴枳壳散:小茴香30g,枳壳15g。微炒研末,每次服6g,温开水送下。源于《袖珍方》。小茴香配伍理气行滞的枳壳,共奏理气止痛之效。用于肝胃气滞,脘腹胁下胀痛。
治疗6种常见病
1、溃疡病属虚寒者
这类慢性溃疡病患者多面色泛白少光泽,食欲较差,或天冷时发作,或偶有泛酸,或经胃镜检查有浅表性溃疡者,脉多虚,舌质淡红,苔白略厚。
方药:小茴香、香附、白芷各10克,乌贼骨、炒田七粉各15克,延胡12克,大黄6克。
用法:共研为细末,装入1号空心胶囊内,每日服3次,每次用温开水送服3粒,空腹时服。不但可止酸、止痛,而且有助于溃疡的愈合。
2、胃脘部、脘腹部胀痛
主要表现为胃脘部胀痛或脘腹部胀痛,嗳气或放屁后略为减轻,舌质淡红,苔白或厚者。
方药:小茴香、枳壳各12克,台乌药10~12克,川厚朴8~12克,佛手8~10克,陈皮、甘草各8克。
用法:加水煎成300毫升,每日分2次温服。
注意事项:服药期间忌生冷之品(如冰淇淋、冷饮、西瓜等),以及酒、糯米、红薯、芋头、黄豆等易产气食物。
月经来潮时小腹冷痛,面色苍白无光泽,舌质淡,苔白,疼痛处得热则舒,疼痛严重者呕吐,脉虚无力。
方药:小茴香、川芎、当归、香附各10克,淡吴茱萸3克,姜半夏、炒白芍各12克,延胡、党参各15克,炙甘草8克。
用法:加水煎成400毫升,每日分2次温服。
注意事项:忌食寒凉生冷之品,如冰淇淋、冷饮、西瓜等。
4、睾丸鞘膜积液
主要表现为阴囊肿大,肿块与阴囊皮肤并不粘连,且肿块如囊样,或经医院确诊为睾丸鞘膜积液者。
方药:小茴香15~18克,川楝子(炒香)15克,橘核12~15克,猪苓18克,台乌药12克,青皮、赤芍各10克,海藻(另包,用水洗去盐分)12克, 蜜枣4枚。
用法:加水煎成400毫升,每日分2次服。
5、寒疝睾丸偏坠疼痛
疝气俗称“小肠气”,表现为阴囊肿大、小腹冷痛,喜温,面色苍白,睾丸胀痛,步行或用力时较为明显,平卧或休息时略为减轻,或经医院确诊为“疝”者。
方药:小茴香、柴胡各10克,荔枝核32克,青皮、赤芍各8克,延胡、川楝子(炒香)、川厚朴各12克,橘核20克,昆布15克(先洗去盐分),蜜枣3枚。
用法:加水煎成400毫升,每日分2次温服,可连服3~5剂。
6、小粒尿路结石引起尿痛、排尿不畅
输尿管下段结石或膀胱结石,凡直径在0.4~0.6厘米,长度在1厘米以内,容易引起的尿痛、排尿不畅。
方药:小茴香12~15克,台乌药、八月扎、虎杖各15克,鸡内金12~18克,金钱草20~30克,甘草10克。
用法:加水煎成500毫升,每日分2次温服,一般服4~6剂。
【相关阅读】
橘子变身五味药 中医告诉你各部位的功效
吃葱也有讲究:服用治阴虚的中药忌食葱
4种中药零食要慎吃 寒凉体质人群须注意
中药验方护肝养胃解酒
中药类零食宜忌盘点:经期女性勿食龟苓膏
含中药成分保健品不可乱吃 使用不当更伤身
服用中药期间应慎食绿豆等具解毒功效食物
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吃中药火锅
秋季最佳八种中药鸡炖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