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人民存在的营养问题
我国人口12亿,占世界总人口的23%,可是占全世界可耕地面积仅7%;我国每年出生婴儿2000万,而可耕地面积由于生态环境的破坏及不合理的规划,正逐渐减少。从食物资源来讲,形势是十分严峻的。因此,生产更多、更有营养价值的食品来养活占世界人口23%的大国越来越重要。
随着改革开放,国民经济及人民营养水平有很大提高,然而我国还有8000万人口尚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年平均收入不足800元的贫困县有528个,占全国3000多个县的1/6。一些老、少、边、远的贫困县年人平均收入还不足400元,如何来提高这部分人群的营养水平,对我们每一个从事食品卫生、食品科学的人来讲都将肩负着重任。我国0~18岁儿童、青少年有4亿多,占全国总人口的35.7%,他们正处于生长发育、长知识的重要年龄段,保证这部分儿童、青少年的营养水平,不仅有着重要现实意义,还有着长远的战略意义。然而据最近的研究报告表明:
(1)如果以WHO标准(年龄、体重、身高)来衡量:中国小儿最突出的问题是体重不足,在农村可高达20%~25%,在部分边远山区高达60%。
(2)如果从营养素的摄取来看:维生素A、B2、D及矿物元素Ca、Fe、Zn、I严重不足。
(3)我国5岁以下儿童佝偻病的发生率很高,1岁以内婴幼儿总发病率达62%。总的趋势是农村>城市,北方>南方。我国中老年人骨质疏松症很普遍,以上状况与含钙丰富的食品如肉、蛋、奶摄入太少有关。据1992年全国营养调查资料表明,我国各种人群每日钙的摄入量仅占需要量的50%。
(4)由于铁的摄入不足,导致我国0~4岁婴幼儿贫血发病率很高,在长江流域的个别农村甚至高达82.7%。
(5)由于地球化学原因,我国有一半省份处于低硒状态,因而由于低硒的摄入造成危害广大人民群众生命的克山病和大骨节病的流行。除上海以外,全国各地均处于缺碘地区,我国是世界上防治碘缺乏的重点国家。
(6)另一方面,由于不合理的饮食习惯,特别是在一些大城市中出现营养过剩,如高脂、高热量膳食,心血管疾病有上升趋势,城市中有5%儿童超体重。
二、造成营养不足的原因
膳食结构不合理是造成营养不平衡的根本原因。我国是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国家,据1992年全国营养调查结果表明,当前我国90.7%热能来源来自粮食及果蔬。肉、蛋、鱼、乳等动物性食物仅占9.3%。
植物性食物中维生素A、B2、D、Ca、Fe、Zn、Se、I的含量不仅低,而且利用率差因此出现上述的多种营养性疾病与得不到足够的营养有密切关系。
三、改善人民营养水平的措施
(1)调动动、植物食品的供给比例,增加动物性食物的摄取量是改善营养水平的关键,但这应与如下因素相适应:①应有相应的经济收入;②丰富的动物性食品的饿供应;③饮食习惯的改变。
(2)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在某些食品中添家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素,是改善国民营养状况既经济又方便、有效的途径。利用营养强化来改善营养水平已在很多国家的实践中得到证实。
有的国家已把营养强化列入法律,对营养强化剂的化学形式,各种食品中的强化剂量,营养强化剂的品种及数量,以及可作为营养强化剂的卫生标准等均作了较为严格的规定。1994年6月8日我国卫生部发布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GB-14880-94)的我国“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标准”,明确规定了允许营养强化剂25种,1996年增加了10种,其中维生素17种,矿物质18种。
食品通过营养强化剂来防治某些疾病已见到十分可喜的效果,如我国克山病区、大骨节病区在食盐中强化硒预防克山病、大骨节病效果显著,发病率明显降低。北京市近年来儿童佝偻病发生率较前显著降低,这与近年来在北京大力推广AD奶有关。为了降低贫血、缺锌的发病率,一些补铁、补锌的食品上市,获得了较好的效果。实践证明,食品通过强化是改善国民营养的有效途径。
四、当前营养保健食品市场的现状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营养保健食品的需求量也越来越高。因此市场上营养强化食品的种类也越来越多,但由于种种原因,营养食品质量不能得到保证。
1989年,受卫生部妇幼司的委托,对北京市场儿童营养食品的质量进行检测。1992年受卫生部科技司的委托,对全国市场营养食品质量进行检测。
两次检测的结果表明,约60%的食品内在质量与标签不符,少加、不加或多加营养强化剂的现象相当普遍,已引起有关领导的重视。最近中央领导指示卫生部、国内贸易部、国家技术监督局组织力量对200多种口服液进行质量抽查,结果表明仅21种达到要求。营养强化食品的质量如再任其自流,其危险性、欺骗性将不可收拾,反而会造成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五、提高食品营养质量的根本措施
首先,生产、经营厂家,必须对本企业的产品负起责任,提高产品质量意识,这是极其重要的。
其次是,国内必须指定专门厂家从事生产不同品种的复合营养添家剂,供给食品生产厂家用,这种复合营养素在质量上应该是有保证的,而且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和适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