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网服务号

吹扫捕集or顶空进样,该如何选择?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7-06
核心提示:在我国用于测定环境水样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多采用静态顶空法和吹扫捕集与气相色谱联用技术。那么,两种进样方式究竟有哪些区别呢?又该如何选择呢?
 一、什么是吹扫捕集?

动态顶空也称吹扫捕集(purge-trapping)分析法,该方法是用惰性气体通入液体样品(或固体表面),把要分析的组分吹扫出来,使之通过一个盛有吸附剂的容器进行富集,然后再把吸附剂加热,使被吸附的组分脱附,用载气带入气相色谱柱中进行分析。

 

 

吹扫捕集分析法适用于从液体或固体样品中萃取沸点低于200℃、溶解度小于2%的挥发性或半挥发性有机物,具有富集的功能,对痕量组分的分析比较有利。吹扫捕集法对样品的前处理无需使用有机溶剂,对环境不造成二次污染,而且具有取样量少、富集效率高、受基体干扰小及容易实现在线检测等优点。但是吹扫捕集法易形成泡沫,使仪器超载。且所用时间较多,吹扫中有可能引入杂质以及吸附剂性能的选择等。此外伴随有水蒸气的吹出,水对火焰类检测器也具有淬火作用。

二、动态顶空是什么?
动态顶空也称吹扫-捕集(purge-trapping)分析法,该方法是用惰性气体通入液体样品(或固体表面),把要分析的组分吹扫出来,使之通过一个盛有吸附剂的容器进行富集,然后再把吸附剂加热,使被吸附的组分脱附,用载气带入气相色谱柱中进行分析。动态顶空分析法有富集的功能,对痕量组分的分析比较有利。存在的问题是,所用时间较多,吹扫中有可能引入杂质以及吸附剂性能的选择等。

三、什么是静态顶空?

 

气相色谱仪静态顶空进样是将液体或固体样品溶液密封在一个容器中(平衡瓶即顶空样品瓶),在一定温度下(平衡温度)加热一段时间(平衡时间),使气液或气固两相达到平衡,然后取气相部分进入气相色谱仪进行分析。静态顶空进样又称平衡顶空进样或一次气相萃取进样。

 

工作原理:

将液体或固体样品溶液置于一个恒温密封的顶空样品瓶中,使其中的挥发性组分逸出,在达到气液或气固分配平衡后,定量采集取气相部分进入气相色谱仪进行分析,通过测定样品基质上方的气体成分来测定这些组分在原样品中的含量。

 


四、吹扫捕集与静态顶空比较 
相同点:用氮气或氦气,或其他惰性气体将被测物从样品中抽提出来。不同点见下表。

 

吹扫捕集
静态顶空
没有两相间存在平衡的问题
两相间存在平衡的问题
要用气体吹扫液相或固相
不需要气体吹扫
连续萃取,可将挥发性组分完全萃取出来,并能浓缩后进行分析,但吸附和解吸过程可能造成样品组分的丢失
一次萃取,挥发性组分不会丢失,但不能萃取完全
待测组分用吸附剂吸附样品并浓缩(或用冷阱富集)
待测组分存在于平衡的气相中
待测组分从吸附剂上脱附进入色谱柱
待测组分用气密性注射器进样
灵敏度较高,且可分析沸点相对高(蒸气压低)的组分
灵敏度稍低
适用于挥发性物质分析,可达到半挥发性物质的分析要求
适用于挥发性物质分析

 

静态顶空分析法普遍应用于环境样品土壤、泥浆和水等机体中易挥发物的分析。例如,水中三氯甲烷、四氯化碳、三氯乙烯、四氯乙烯、三溴甲烷等。同时也普遍用于制药行业中溶剂残留的分析。例如,药品中二氯甲烷、氯仿、三氯乙烯、1、4-二氧六环和苯等。

许多用静态顶空技术分析的样品也可以用吹扫捕集技术分析。在我国用于测定环境水样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多采用静态顶空法,但静态顶空法的灵敏度低,不能满足微量测定要求。运用吹扫捕集与气相色谱联用技术可测定饮用水、地表水及海水中的μg/L(甚至ng/L级)的VOCs,其检出限可以比静态顶空技术低10-1000倍。GB/T5750.8-2006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有机物指标》附录A吹脱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中详细说明了采用吹扫捕集法对生活饮用水中28种挥发性有机物的检测方法。

五、这些事项要注意
1、温度选择
样品的吹扫温度。水溶液大多在室温下吹扫,只要吹扫时间足够长,就能满足分析要求。有时为缩短吹扫时间,也可对样品加热,但升高温度的副作用增加了水的挥发。对于非水溶液,如某些肉类食品,则采用高一些的吹扫温度。

捕集器温度。这里又有吸附温度和解吸温度之别。吸附温度常为室温,但对不易吸附的气体也可采用低温冷漠捕食技术。即用冷气、液态二氧化碳或液氮控制捕集管的温度。至于解吸温度,是吹扫--捕集技术的重要参数,应依据待测组分的性质和吸附的性质来优化确定。商品化自动吹扫—捕集进样器的解吸温度最高可达450℃,但在部分环境分析的标准方法(如美国EPA方法)均采用200℃左右的吹扫温度。

连接管路的温度,它应足够设防止样品冷凝,环境分析常用的连接管温度为80-150℃。

2、吹扫气流与吹扫时间
吹扫气流速取决于样品中待测物的浓度、挥发性、与样品基质的相互作用(如溶解度)以及其在捕集管中的吸附作用大小。用氦气,流速范围为20-60ml/min。用氮气时可稍高一些,但氮气的吹扫效果不及氦气。原因是氮气在水中的溶解度比氦气大。注意,吹扫流速太大时会影响样品的捕集,造成样品组分的损失。

解吸时的载气流速主要取决于所用色谱柱。用填充柱时为30-40ml/min,用大口径柱时为5-10ml/min;用常规毛细管柱时则要按分流或不分流模式来设置载气流速。

吹扫时间是吹扫-捕集技术的重要参数之一,须根据具体样品来优化确定。原则上,吹扫时间越长,分析重现性和灵敏度越高。但考虑到分析时间和工作效率,应在满足分析要求前提下,选择尽可能短的吹扫时间。实际工作中可通过测定标准样品的回收率来确定吹扫时间。

 

在分析工作中,样品的前处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步骤,一些难分解的样品有时成为分析测定中的主要问题。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分析仪器的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气相、气质这种高新技术的精密分析仪器,其样品前处理技术更是发展迅速。那么,现阶段GC/GC-MS的样品前处理设备与技术都取得了哪些突破性进展?新设备、新技术都如何使用?使用过程中都有哪些注意事项?

5月14日环境样品前处理设备与技术应用专题公开课将从气相、气质的热脱附(ATD),顶空(HS),固相微萃取(SPME)等等方面着手,与大家一同探讨当下前沿的样品前处理设备及应用技术情况,欢迎大家预约报名~

文章内容来源网络,转载仅为分享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编辑:songjiajie2010

 
分享:
[ 网刊订阅 ]  [ 检验技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推荐图文
推荐检验技术
点击排行
检验技术
 
 
Processed in 0.024 second(s), 14 queries, Memory 1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