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松教授,男,汉族,中国党员,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6月毕业于华中农学院园林系获农学学士学位;1988年6月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学系获工学硕士学位。胡小松教授工作以来主要从事食品加工理论与应用、食品安全与品质控制、果蔬深加工关键技术与产业化、农业与食品产业发展战略等方面的研究, 是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的学术骨干和农产品加工学科的带头人。
近十年始终从事有关食品科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在果蔬汁加工关键技术、食品安全与品质控制、食品非热力杀菌技术、食品中有效成分的分离提取技术、功能食品研究、有机食品认证、食品安全保证系统研究、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及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规划与建设等多方面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先后参与了国务院组织的“国家突发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国家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食品安全法制建设”等论证工作,参与国家十五“食品安全”和“农产品深加工”重大专项、国家863食品加工领域科技项目发展的规划和论证工作。还曾先后到新西兰、泰国、新加坡、巴西、科特迪瓦、法国、德国等国家进行学术交流与考察。
胡小松教授先后主持完成了国家和省部级科技攻关课题20余项,取得了10多项科研成果,其中一项获部级科技进步 2 等奖;七项获部级科技进步 3 等奖;已先后发表200余篇学术论文,其中32篇被SCI收录;编著出版了8部学术著作,培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近50名,为推进中国食品质量与安全及农产品加工产业与食品科技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从1993年起获得校级特殊津贴,1997年被评为校级先进工作者,2001年荣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2002年被云南省评为省校合作先进个人,2004年被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授予中国食品产业突出贡献奖及第十三届保护消费者杯奖。
近十年始终从事有关食品科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在果蔬汁加工关键技术、食品安全与品质控制、食品非热力杀菌技术、食品中有效成分的分离提取技术、功能食品研究、有机食品认证、食品安全保证系统研究、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及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规划与建设等多方面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先后参与了国务院组织的“国家突发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国家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食品安全法制建设”等论证工作,参与国家十五“食品安全”和“农产品深加工”重大专项、国家863食品加工领域科技项目发展的规划和论证工作。还曾先后到新西兰、泰国、新加坡、巴西、科特迪瓦、法国、德国等国家进行学术交流与考察。
胡小松教授先后主持完成了国家和省部级科技攻关课题20余项,取得了10多项科研成果,其中一项获部级科技进步 2 等奖;七项获部级科技进步 3 等奖;已先后发表200余篇学术论文,其中32篇被SCI收录;编著出版了8部学术著作,培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近50名,为推进中国食品质量与安全及农产品加工产业与食品科技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从1993年起获得校级特殊津贴,1997年被评为校级先进工作者,2001年荣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2002年被云南省评为省校合作先进个人,2004年被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授予中国食品产业突出贡献奖及第十三届保护消费者杯奖。
谢谢您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