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是我国苹果主产省份之一,截止目前,苹果栽培面积已达53.3万hm2,产量350万t,位居全国第二。但许多产区,冷库及库容量相当有限,大量的苹果必须利用自然冷源而进行简易土窑洞贮藏,每年贮量可达140万t左右。利用土窑洞贮藏,管理费用低,库温较低而稳定,相对湿度高,有利于保持苹果的品质,是苹果短期贮藏增值的最好办法。但在土窑洞贮藏中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不按期采收,贮前不预冷,库内堆垛不合理,降温效果差等方面,给广大果农及经销商带来诸多不必要的损失。现就土窑洞贮藏提出以下改进意见。
1 适时采收
采收是实现苹果采后增值的首要环节,直接关系到苹果的产量、质量和贮藏性。采收过早的苹果果个小、颜色差、香味淡,贮藏期易发生虎皮病、苦痘病、失水皱缩。采收过晚则水心病增加,贮藏期间易腐烂,抗病性差,果肉发绵快。因此,应依据苹果的底色变化、盛花后的天数(富士170-180d)或果肉淀粉—碘染色图来确定适宜的采收日期。
采收应分3-4次进行,每次间隔3-5d。一般来说,先采树冠外围和顶部果实,后采成熟晚、着色差的内膛果。先采多年生枝上的果实,后采一年生枝上的果实。采摘应尽量安排在早晨和下午4时以后,采摘时要戴手套,保持果柄完整,避免碰伤、刺伤、压伤,降低贮藏期间的腐烂损失。
2 贮前处理
采收的果实应依据外在质量和内在质量严格按标准分为优等品、一等品和二等品三个等级。按规定,富土苹果优等品着色面积应占果面的2/3以上,颜色鲜红或浓红,果实横径≥75mm,硬度不低于 8.0kg/cm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不低于13.0%等。通过分级,剔出伤、残、病、次果,擦去果面灰尘污点,实现优质优价,降低贮运成本。
分级后的果实应堆放在果园路边阴凉处,避免阳光曝晒,搁置过夜,果温下降后于次日清晨及时入窑洞贮藏,避免田间热使库温回升。
苹果在入库前,库房要彻底地清扫消毒。能引起苹果腐烂的病菌主要有青霉菌、灰霉菌、轮纹病孢子、炭疽病孢子等。可选用的消毒方法,用10%腐霉利烟剂熏蒸消毒或每100m3用2-2.5kg硫磺点燃后密闭2-3d熏蒸消毒。
3 温湿度管理
温湿度管理是土窑洞贮藏中最重要的环节,主要依靠及时开、关通气孔和窑门,充分利用外界冷空气降温,使窑内温度尽可能接近0℃。陕西省果树研究所研制生产的GL一2301型果库通风自动控制器可昼夜24h监控果库温度。实行“两点测温三点比较” (库内库外两点测温;库内温度与库外温度,库内温度与最佳贮藏温度三点比较),当库外温度低于库内温度时,控制器自动开机,强制通风降温,充分、高效地利用自然冷源,进行果库降温,有效地延长了贮藏期,增加了苹果出库硬度。
在整个贮藏过程中,前期(9~11月)应及时利用夜间低温及寒流尽快降温,白天则紧闭门窗,尽量减少外界高温对库温的影响。贮藏中期(12-2月)外界自然冷源充足,此期要根据情况打开门窗调控温湿度,使库温稳定在0℃左右,湿度保持在85%-90%。还要注意防寒,库内最前部下方的温度不得低于—3℃。后期(3月—销售)气温较高时,封以棉门帘,减少工作人员进出次数,降低库温回升速度。遇寒流时及时通风换气,降低库温,延长保冷时期,以达到较好的贮藏效果。
4 病害防治
苹果贮藏期病害可分为侵染性病害和生理性病害。应根据不同病害的发生为害特点,采取采前喷药或采后药剂浸泡消毒处理,综合防治,降低贮藏损失。
高 华(1),刘 佳(2)
(1陕西省果树研究所,西安710065;2西安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71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