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选择质量好的菌种。目前市场上主要存在三种发酵床菌种,包括芽孢杆菌、土著菌、EM或其他菌种等。芽孢杆菌的属性明确,质量较为安全,可以推广使用;土著菌由于是微生物培养,主要存在菌种属性不明确、菌种未经纯化、培养质量因区域和技术而有差异等问题,对于中小型规模猪场并不适合推广;EM添加于饲料中或腐熟堆肥,可改善猪粪污的臭味,EM用于发酵床制作,效果可能不如前两者。菌种质量的差异,对于发酵床制作及后续的管理至关重要,所以一定要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信得过的菌种。此外,发酵床菌种在有氧情况下可大量繁殖,因此发酵床需保持一定的空隙密度;该菌还需要提供一定的水分和碳氮等营养物质,发酵床制作时应控制水分含量,并提供营养源。
第二,根据发酵床发酵状态确定垫料翻挖时间。由于发酵床饲养是利用特殊菌种进行的有氧发酵持续过程,垫料中的芽孢杆菌需要不断翻挖垫料,以提供氧气。发酵床垫料翻挖时间过长,底层缺氧,其他微生物厌氧发酵,垫料腐烂,pH值降低,微生物分解粪污能力降低,猪舍臭味浓度增加。发酵床发酵状况,可从垫料温度、相对湿度、pH、臭味轻重,猪行为等方面进行判断。垫料翻挖间隔时间长短,可根据发酵床发酵状态确定,具体时间并无统一规定,一般小猪发酵床垫料翻挖间隔时间长,育肥猪间隔时间短。发酵床饲养密度大,翻挖次数多;饲养密度降低,则翻挖时间相对延长。
第三,合理设置饲养密度。生产实践表明,断奶仔猪发酵床垫料厚度为55~65厘米,饲养密度为0.3~0.5平方米/头;30~60千克体重的猪只平均0.6平方米,60~100千克体重猪只平均1.2平方米,成年母猪1.5平方米。
第四,注重消毒防疫。
发酵床养猪的患病率降低,并不意味着发酵床养猪不得病。因此,应强化消毒防疫观念,尤其对于发酵床养殖和传统养殖模式混养的猪场而言,更不要疏于管理。发酵床菌种不同,消毒用药种类不同。在疾病流行季节,更需要做好疾病的预防工作。发酵床养殖时,常见疾病有寄生虫病、呼吸道病、抗酸菌症等,应及时发现,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