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网服务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产技术 » 养殖技术 » 家畜养殖 » 正文

春季畜禽饲管技术措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11-13
核心提示: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各种畜禽也到了快速生长的季节。此时饲养户应该抓住防疫保健的饲养管理重点。但是,由于饲养畜禽的种类的不同,其饲养管理侧重点也不一样。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各种畜禽也到了快速生长的季节。此时饲养户应该抓住防疫保健的饲养管理重点。但是,由于饲养畜禽的种类的不同,其饲养管理侧重点也不一样。其具体的是:

一、羊——抓紧驱虫

春季是羊消化道线虫病的高发期,羊体内的各种线虫数量大幅度增加。此时驱虫,可以收到一次用药就能驱除羊体内全部消化道线虫的效果,不但可以使羊群快速增重,降低春季死亡率,而且有利于羊群夏季抓膘和防止各种寄生虫虫卵污染草场。其驱虫方法是:

目前,驱治羊消化道线虫病效果较好的药物,应首选国产的抗蠕(又名丙硫苯咪唑)。按羊每公斤体重7毫克的剂量给药。将药物拌入饲料或溶于水中,一次给服。一般一次用药即可全部驱除羊体内的消化道线虫。

二、雏鹅——加强管理1.选择健康雏鹅。

健康正常的雏鹅表现为重量适中,卵黄吸收好,脐部收缩良好,毛干后能站立,叫声洪亮,毛色光亮,活泼,眼睛明亮有神且灵活。发育不良者表现为重量较轻或过重,脐部收缩不良,卵黄吸收欠佳,呈现大肚脐或钉脐并带有血污,软弱无力,叫声尖而低,毛干燥,眼睛无神。

2.控制好温、湿度。

初出壳的雏鹅绒毛稀少,自身调节体温能力差,难以适应外界温度的变化,因此,必须控制好温度。春季育雏温度一般控制在28~30℃,一周后每天下降1℃,温度下降为16~18℃时,就可常温饲养。

育雏室潮湿会影响雏鹅生长,且易引发病害;育雏室过于干燥又会使雏鹅体内水分通过呼吸向外过量散发,致使雏鹅体内残余蛋黄吸收不良。育雏室湿度一般调节在55%~60%,2周龄后调为50%~55%,同时视温度高低调节湿度。

3.注意开食方法。

雏鹅出壳24小时即可开食。开食前先饮水,饮水中加入少量葡萄糖或维生素。雏鹅开食饲料最好用半生半熟的大米饭。5天后在饲料中加入少量青料。雏鹅会采食后,让鹅自由采食,每天喂6~8次,少喂勤添。

4.放牧嬉水。

15日龄的雏鹅舍饲,每天放牧2次,早、晚各1次,每次30~50分钟;15日龄以上的鹅则长期放牧,日放牧5~8小时,放牧要晚牧早归。20日龄以内的鹅日嬉水2次,每次30~60分钟,上岸后理干毛入舍。

三、肉鸭——抓好育雏

1.挑选好雏苗。

要选同一时间出壳、眼大有神、体态强壮、行动灵活、羽毛光泽、腹部柔软、卵黄吸收良好、脐部愈合良好、脚蹼肥润、手摸挣扎有力、脚温暖、叫声响亮、泄殖腔收缩有力和湿润干净的雏鸭来养。弱小雏鸭在育雏时往往会相互叠堆而被压死。

2.过好育雏关。

春季育雏期为1~20天,特别要抓好1~7日龄幼雏期的管理。要有较宽的育雏房舍,加厚垫草,每平方米放20只左右,让雏鸭有较大的活动空间。要提前做好加温工作,进雏时保持32℃,以后每两天降低1℃左右,直至舍温与外界气温相近。温度的控制,以雏鸭不聚堆为原则。温度适宜,雏鸭采食力强,个体均匀,增重快。养鸭人员需经常观察鸭群情况,对挤堆的雏鸭要将其赶散,每20~30分钟要赶堆一次。否则湿气凝结在雏鸭的绒毛上会导致湿身。要注意通风换气,室内应无刺鼻的氨味,防废气、氨气中毒。有阳光的天气,要把雏鸭赶到避风的地方放牧或晒太阳。要及时把较小、较弱的个体挑出另外组群,加强饲养,才能提高成活率和群体的均匀度。

3.注意饲喂卫生。

雏鸭出壳24~26小时要饮水,最好采用深井水或较温暖的自来水,可在水中投药防病。饮水后1小时即可开食,开食后即可自由采食。不要突然变换饲料。喂料定时,不喂霉料,经常铲除料槽边角和底部的霉料。地上平养时最好采用流动水育雏。

4.加强管理,防止应激。

晚上给予暗光,既便于雏鸭采食又防鼠,最好有人看护。养鸭人员要经常接触、呼唤鸭群,调教其采食、回栏、放牧。初次放水每次10~20分钟,以后逐渐延长。白天放牧放水,晚上要把幼雏赶到室内或在运动场上分小群保温,以防晚上寒冷时,雏鸭长时间堆压而造成死亡。给雏鸭播放音乐可以诱导放牧或回栏,也可以减少由声音造成的应激。另外,应注意灭鼠防害。清除鸭活动场地上的杂物,整理运动场,勤清粪。

编辑:foodqa

 
分享:
[ 网刊订阅 ]  [ 生产技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推荐生产技术
点击排行
 
 
Processed in 0.015 second(s), 14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