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网服务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产技术 » 养殖技术 » 家畜养殖 » 正文

子猪出生后哆嗦的原因及防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12-27
核心提示:子猪出生后哆嗦是一种先天性震颤症。子猪先天性震颤是由长期存在于自然界的先天震颤病毒引起子猪育成障碍的传染病。本病主要发生于出生不久的子猪,以四肢、头部或全身发生有节奏的震颤为临床特征,临床上有的是部分子猪发病,有的是全窝子猪发病,成年猪呈隐性感染或慢性感染。

子猪出生后哆嗦是一种先天性震颤症。子猪先天性震颤是由长期存在于自然界的先天震颤病毒引起子猪育成障碍的传染病。本病主要发生于出生不久的子猪,以四肢、头部或全身发生有节奏的震颤为临床特征,临床上有的是部分子猪发病,有的是全窝子猪发病,成年猪呈隐性感染或慢性感染。

流行特点

本病的传播方式为垂直传播,仅感染猪,不同品种及其杂交后代均具有同样的易感性;其发生无明显季节性;初产母猪产子多发生,经产母猪产子极少发生;分娩过感染子猪的母猪以后所产几窝子猪通常都不发病。本病呈散发性,每次流行的致死率为10%~30%;康复猪常成为带毒者,种公猪可被患病母猪感染为传播者。

临床症状

妊娠母猪无任何异常表现,而新生子猪在刚分娩至几小时出现震颤,伴有后肢无力,共济失调,一窝子猪中部分或全部发病,但轻重程度各有差异,一般部分发病者症状较轻,全部发病者症状较重。震颤呈多样性的舞蹈动作,并且震颤是持续性的,卧地时震颤频率降低,而睡眠时震颤停止,但站起后又震颤,前肢震动剧烈的子猪常呈犬坐式,病子猪行动困难无法吃奶,受噪声、惊吓、寒冷、兴奋等刺激时加重。病程因猪而异,轻的常于2~8周恢复正常,重的常因震颤剧烈或四肢麻痹、痉挛、导致哺乳困难而被饿死或因运动障碍被母猪压死。震颤消失的子猪在兴奋或应激的条件下仍可再发病,患病猪在生后一周活着的一般预后良好。
病理变化

剖检病死子猪,通常无明显眼观变化,对神经系统做组织学检查时在中枢神经系统见有髓鞘形成不全,小脑发育不全,脑血管周围间隙特别是脑基部有充血、出血等病变。

鉴别诊断

根据分娩后新生子猪呈特征性的持续震颤或痉挛,震颤消失时同健康猪,可作出初步诊断。注意与低血糖症、猪瘟、伪狂犬病、猪细小病毒病、乙型脑炎等引起的死胎和产后不久出现神经症状而死亡的子猪病相区别。

防治措施

本病尚无有效疫苗和特效疗法。预防本病主要依靠一般性的卫生防疫措施,不从有本病的猪场引进母猪,防止各种应激性刺激,子猪吃不到母乳时,一定要进行人工辅助吃奶或人工哺乳,这样可使多数病子猪自然康复而减少死亡。

编辑:foodqa

 
分享:
[ 网刊订阅 ]  [ 生产技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推荐生产技术
点击排行
 
 
Processed in 0.266 second(s), 16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