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驴业由过去的单纯役用型,转向役肉兼用、肉役兼用以致肉用型生产,是其发展的必由之路。目前发展肉驴生产的时机已经成熟,为提高驴的产肉能力,加快生产的转型,要采用育种、杂交改良和科学饲养育肥的综合手段。
建立优良驴种繁育基地
我国有多个优良的地方驴种,是育种改良的宝贵基因库,近十年来由于养殖数量的大幅下降,对这些地方良种亟待采取更有效的保种措施。对德州驴(尤其是其中的“乌头”)、关中驴等大型优良驴种,要恢复和建立育种群,严格按照《品种标准》,开展本品种选育,加强幼驹的培育,提纯复壮,选种选配,不断提高品种质量,为各地养驴业提供优良的驴种。
开展杂交改良
杂交能产生“杂种优势”,即杂交一代能表现出比其上一代更优越的生长势头和适应能力。杂交不仅是肉用生产的手段,也是驴种改良的手段。可以利用本地品种的母驴,引入优良驴种进行杂交改良。为避免杂交怀孕的母驴“难产”,应以大型驴种(公)杂交中型驴种(母)、中型驴种(公)杂交小型驴种(母)。实践证明,杂交改良的后代,初生重大、生长发育快、体躯高大,产肉能力有很大提高。
采用科学的饲养育肥方式
各地要根据其驴种资源、牧草秸秆资源的实际,选择一条低成本、节粮型、出栏快的高效益养驴路子。在以家庭饲养为主的情况下,要适当发展一定规模的专业经营饲养,这是推行科学养驴与提高养驴效益的基础。根据具体情况可以选择专业繁育、自繁自养、集中育肥等方式。
专业繁育是以培育出售种驴为目的,组建良种基本母驴群,选种选配,以放牧为主,加强补饲,以培育出优良的种用后备驴;自繁自养是以自繁的驴驹进行一贯制育肥,利用幼驴在12月龄前生长发育最为迅速、增重快的特点,直接育肥出售;集中育肥是从驴源广的地区、异地收购架子驴,进行集中舍饲强度育肥,育肥期2个月~3个月。
以上方式可以优化资源配置,集中资金和技术,细化生产分工,形成产业链式的生产体系,从而达到生产水平的整体提高,同时对驴种的选育提高也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