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羊痘:由羊痘病毒引起,一年四季都可发生, 但以春秋两季发病较多,传播快。羔羊发病较重, 病死率高,病初体温升高到41℃~42℃,精神和食欲不好, 眼潮红发炎。流粘液性鼻涕。2~4天后,在眼周围、 唇、鼻、颊、 四肢和尾内侧、阴唇、乳房、阴囊、 包皮等无毛或少毛处的皮肤上出现痘疹,顺序经红斑、丘疹、 水疱、脓疱、溃烂、结痂各阶段。7~8天后结痂慢慢脱落,有“七浆八腊,九回头”之说。成年死亡率1%~2 %,羔羊死亡率高,病羊可用2%来苏儿冲洗后再涂抗生素软膏;每年注射一次羊痘弱毒疫苗,免疫期一年。
2.羊快疫:是6月龄及2岁内羊最急性的传染病。 发病突然,急剧者往往未见临床症状就突然死亡。 病程稍长者,精神沉郁,离群独处,不愿走动,或者运动失调。口内排带泡沫的血样唾液,体温表现不一, 有的正常,有的升高至41.5℃,病羊最后极度衰竭,昏迷磨牙, 常在24小时内死亡。剖检肝胆肿大, 皮下组织胶样浸润,胸腔、腹腔大量积液。 预防的唯一办法是定期注射羊快疫疫苗。
3.羔羊痢疾:初生7日以内羔羊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产羔季节发病多,常大批死亡。其病程急剧,精神沉郁,食欲废绝,发生持续性的腹泻。 粪便由粥状很快转为水样,黄白色或灰白色、绿色、恶臭,后期便中带血, 甚至成为血便。个别羊口流泡沫液,最后昏迷死亡。 治疗以清肠、杀菌消毒为主,下痢过多过急时可投服鞣酸蛋白等。如失水虚脱还要补液。
二、普通病
1. 肚胀病:由于羊一次采食大量易发酵和霉变饲料而引起,瘤胃气体过多,病羊左腹急剧膨胀, 敲时带有鼓音,病羊回顾腹部。由于肺部受压,呼吸困难, 口吐白沫,起卧不安,呻吟、痉挛。 若不及时抢救很快窒息死亡。 预防:应少喂易发酵的多汁料, 防止吃霉变料、露水草、霜冻草等。治疗:用臭椿树枝放进羊口内, 让其咀嚼排气,没有臭椿也可用柳枝代替。急救可用导管针或大号针头穿剌排气,再灌止酵剂。
2.前胃驰缓:前胃蠕动机能减退所致, 临床表现为消化不良。 病因是长期饲喂质量差和难以消化的草料,或饲料突变, 喂精料过多后运动不足等引起该病。 病羊精神沉郁、倦怠无力,常伏卧,食欲减退, 反刍缓慢而减少。 鼻镜干燥,左侧腹部轻度膨大,排恶臭稀粪。 治疗原则为:先给泻剂,再兴奋瘤胃, 并给于适当的制酵剂、健胃剂和消炎药。
三、寄生虫病
常见的主要是疥癣病, 病羊皮肤受损和大量脱毛,是由寄生于体表的痒螨和表皮内疥螨对皮肤的剌咬和穿孔。病初羊只奇痒不安,后期虫至皮下, 患羊皮肤发炎、肿胀、脱毛,皮质粗糙。防治:可采用4%敌百虫油剂涂擦患部皮肤,每年夏秋剪毛后10天左右药浴, 是防治本病的有效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