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网服务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产技术 » 养殖技术 » 家畜养殖 » 正文

牛常见病的防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6-06-05
  结核病 
  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慢性传染病。使各组织器官呈现结节与干酪样病变。
病因与症状:由结核分枝杆菌传播引起。外界环境不好,本身抵抗能力差是诱因。主要症状因受损部位不同而异,最常见的是肺结核,其中还有心包结核、办肠结核、生殖器官结核、乳房结核等,肺结核表现为干性咳嗽,呼吸困难,肺部有干性或湿性罗音,咽部淋巴肿胀引起吞咽困难,伴有间歇热和弛张热。心包结核伴有心包炎、心包腔积液等。腹部器官结核、时而腹痛、便秘、腹泻交替,混有粘液与脓液。生殖器结核不孕、流产,伴有脓性粘液及黄白色絮片排出,可检查到结核结节的存在。

  治疗:药物治疗多用异烟肼和链霉素、卡那霉素,由于用量大成本高,多不进行药物治疗。主要是通过检疫途径每年5月和10月两月进行两次,将阳性反应牛淘汰处理,组建假定健康或健康牛场。或者通过对病牛女儿牛的多次检疫组建新群。

  布氏杆菌病
  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慢性传染病。
  原因与症状:布氏杆菌的带菌者是主要的传染源。消化道是主要传染途径(也可通过皮肤与黏膜)。主要侵害生殖系统和关节,母牛以流产为特征。公牛则发生睾丸炎、附睾炎、精液量与精子活力下降甚至失去配种能力。主要通过血清试管凝集试验来判断确诊。
  治疗:无特效药物治疗。主要通过防治措施建立假定健康牛群和健康牛群,及时淘汰检出的阳性牛;其次是加强环境、工具的消毒和进出入牛场的消毒池等设施的管理,切断外源传染途径。 

  放线菌病 
  其特征主要是组织增生和化脓性放线菌种。
原因与症状:主要是牛放线菌和林氏放线杆菌引起。多见于牛的上下颌骨的局部肿大。它是经由皮肤、黏膜的创伤而感染的,如吃干草时刺破口腔黏膜所致。初期发生肿胀硬块,大多是在核桃大时发现,有痛感;晚期失去知觉,继之皮肤溃破、流出脓汁经久不愈,导致咀嚼、吞咽、呼吸都困难。
治疗:小型肿块治疗用磺制剂与樟、鱼石脂、外面涂布或向肿块中央注射,以及手术摘除,破溃后可行清创及扩创术,也可用烧烙法清除创面。用抗生素与碘制剂配合实施。该病在于早期发现,及时治疗。破溃后脓液外流对环境污染严重,重症者多淘汰处理,轻者隔离饲养等痊愈后回群。 
  
  流行热(亦称三日热)
  病毒侵害呼吸器官与运动神经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高热为特征。
  原因与症状:致病病毒为弹病毒系水泡病毒属病毒。一般症状为体温升高达39.5℃-43℃。症状以神经系统为主,导致站立困难,肌肉颤抖,周身疼痛,卧地不起呈瘫痪状态。以呼吸道症状为主近似感冒、精神萎顿、低头垂耳、眼结膜充血、流泪,流涎与流涕,呼吸急促等。对孕牛多导致流产与死胎。大部分牛经3-5天后可恢复正常,但损失很大。如产奶量大幅度下降,妊娠中断,瘫痪者因褥疮使之出现全身症状死亡、部分牛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如发病牛群较大、较重,经过1-2个月后,在痊愈牛中因经济能力下降还要淘汰大约10%。
  治疗:除用一般药物对症治疗外,没有特效药物和专用疫苗。以呼吸系统为主要症状的多用安乃近、普鲁卡因青霉素或增加链霉素、卡那霉素。有神经症状者除控制感染外,可用盐酸硫胺、呋喃硫胺、葡萄糖酸钙、氯化钾等。主要应从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牛只抗病能力与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着手,改善环境条件(以防暑降温为主)与卫生状况(大力消灭蚊、蝇、虻等吸血昆虫)。一旦发病要及时消毒,隔离病牛,加强对病牛的护理,组织必要人力,加强领导,采取多种措施,尽快控制住。  
  
  口蹄疫 
  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发热性急性传染病,以牛及其它偶蹄兽为感染对象。
原因及症状:口蹄疫病毒引起,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创伤、配种等途径传播,除与病畜接触传染外,还可以经病畜唾液、乳汁、粪、尿污染的饲料、饮水、垫草、用具等间接传染。患牛体温升高(40-41℃),精神萎顿、闭口、流涎,1-2日后口腔、唇内侧、颊部黏膜以及齿龈、舌面发生水疱及水泡破裂留下的边缘整齐的红色糜烂溃面。以后蹄冠、趾间以及乳房、乳头等柔软的皮肤也发生水泡。一般很快好转,但糜烂部如感染化浓,则蹄匣会脱落,也能引起乳房炎症。犊牛多发病突然不以水泡为特征,多表现出血性肠炎心肌麻痹,死亡率高。
  治疗:无特效药物,除对口腔糜烂部位用消毒液冲洗,外涂些龙胆紫、磺甘油等。主要在于消毒、隔离病牛以及对病牛的护理,调制些稀软多水分的饲料,处理好粪、尿、褥草、剩余饲料、病牛的奶以免将病传播出去。要严格按有关传染病处理办法,在上级检疫监察部门的指导下,做好封锁、隔离等工作,同时要注意对人的防护。 
  
  蓝舌病 
  一种反刍兽的病毒性传染病。
  原因与症状:蓝舌病病毒通过蚊虫传播,夏秋多雨湿潮的季节里应避开池塘、低洼、河叉地区的放牧。病初体温升高达40.5-41.5℃,稽留2-3天,病畜精神萎顿、厌食、流涎、口腔颊黏膜和舌肿胀,呈蓝色发绀(蓝舌病名的由来)。继之口腔与舌黏膜发生糜烂,形成溃疡。
治疗:基本上与口蹄疫相同,药物对病毒不起作用,主要是预防继发细菌性感染,关键是创造一个无蚊虫的环境条件。 

  犊牛下痢(犊牛腹泻)
  原因与症状:初乳泌量不足、不及时,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以及病毒(轮状病毒、冠状病毒)的感染,维生素A不足,奶温不定、环境温度(过冷)、湿度(经常性潮湿)等引起的免疫力降低、消化功能紊乱造成的水样便,严重者脱水。
  治疗:在用药物治疗的同时与补液结合,药物以抗生素、抗毒素类为主。应将保温(冬季)改善管理放在重要位置,下痢开始减少奶量为平日的1/3,隔1次给(奶量同样的)水,尽力做到充分给水。该病治疗越早,效果越好。病原微生物与病毒感染的应隔离饲养,改善环境条件。

  犊牛肺炎(支气管炎症)
  多发于初乳期的犊牛,气候多变的春、秋季多发,严重影响犊牛发育。
原因与症状:环境因素的影响有低湿寒冷,通风不良,多贼风。妊娠期母牛体质弱、营养不良,主要营养物质缺乏,如蛋白质、维生素A等。导致犊牛体质差,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弱,细菌易于感染。表现咳嗽、呼吸困难、体温升高、肺部可听到干性与湿性罗音,多死亡于肺气肿、心力衰竭和败血症。转为慢性者长期咳嗽、消瘦、下痢、生长发育受阻。
  治疗:药物以抗生素、磺胺类为主,配以强心、补液等措施。

  脐带炎
  脐带断端感染而发炎。
  原因与症状:脐带剪断时消毒不彻底;产房环境卫生不好使脐带感染,也有犊牛互舐而感染的可能。症状以脐部周围炎症为主,表现为肿胀、疼痛、化脓、局部增温。
治疗:轻度脐带炎早期用抗生素及局部封闭治疗,后期脓肿发生时应用外科手术排脓,除去腐烂组织,然后清洗消毒敷以消炎药物。预防方法主要是脐带的彻底消毒,不仅外部、还要向残留部分脐内灌注消毒液,改善产房卫生,犊牛吃奶后要擦净嘴头上的残奶,避免互相吸吮。

  蹄病
  多指蹄趾间腐烂、蹄底化脓、蹄踵炎症的综合病症。 
  原因与症状:牛蹄长期浸泡在腐败粪尿和污泥的环境中,蹄趾、球、底及周围软组织的外伤感染(主要是坏死杆菌、化脓棒状菌、链球菌)。钙、磷代谢障碍引起骨质疏松,蹄的过度磨损(尤其是变形蹄的磨损)都能使蹄的抵抗能力降低。多表现为跛行、蹄尖着地站立、球节红肿、局部肿胀增温、皮肤裂开、溃烂。蹄底被异物硌伤,穿孔造成蹄底溃疡。
  治疗:主要是局部药物、外科手术包扎,重者全身性控制。主要药物是抗菌素以及防腐消毒药,如鱼石脂、硫酸酮、松馏油等。关键是定期对蹄进行检修,一年应不少于两次,在雨季前和秋季开始(北方)。平日浴蹄,搞好牛群所处场地、牛舍的环境卫生。不铺垫豆石、煤渣一类易伤蹄的材料。定期进行场内牛舍地面的消毒。 

  乳房炎(乳腺炎)
  指乳腺腺体与乳腺叶间结缔组织发炎。分为临床性与隐性乳房炎两种。 
  原因与症状:引起乳房炎的因素很多,主要是环境卫生不良(如牛舍、挤奶设施、挤奶工个人卫生等)消毒不严、违反操作规程,致使病原微生物侵入。其它一些疾病亦可继发乳房炎如结核杆菌病、放线菌病、口蹄疫以及子宫疾病等。乳房外表出现红、肿、热、痛炎症症状。乳汁稀菁凝成絮状,分泌淡黄色水样粘液,乳房变硬,使一侧或多侧乳区坏死。严重者引起全身症状。也有的只是乳量与乳质有稍许变化,未及时治疗后形成乳区硬块使乳区报废。隐性乳房炎外表无任何症状,只有监测时才能根据乳质变化进行判断。一般情况下,执行规程严格的牛群隐性炎症低于5%,差者可达50%左右。手工挤奶与机械挤奶相比,前者高于后者约10%以上。 
  治疗:一般轻者多采用乳区注药,每次挤奶后进行。对重症除乳区治疗外多结合全身疗法,主要药物是多种抗生素,要定期进行药物敏感实验,不断更换药物。本病在于严格管理措施预防为主,切断一切可能的传染源。有关部门制定了严格的保健制度,从业者应认真研究执行。其中主要环节是,创造良好的卫生环境、挤奶前的乳房消毒、挤奶后的乳头药浴、停奶前的隐性炎症的监测以及“阳性”者的治疗,停奶时的乳头注入干奶药,临产前一周的乳头药浴,久治不愈慢性炎症牛的淘汰处理等。

  子宫内膜炎
  是引起牛不孕的重要原因,分急性与慢性两种。 
  原因与症状:母牛产后(包括流产、难产处理、配种)由于细菌等微生物的侵入而引起。还有布氏杆菌病、滴虫病、不合理的操作与药物刺激均会成为诱因。急性发作时体温升高、食欲减少、精神不振、拱背、努责、频尿。从阴门流出粘液性、脓性渗出物,卧时排出较多,有腥臭味,做直肠检查时可感到温度升高,子宫角变粗大,肥厚,下沉,收缩反应弱,有波动感。慢性炎症时发情周期不正常,屡配不孕或发生隐性流产,牛发情或卧下时从阴门流出混浊的带絮状物粘液(包括虽透明而有小絮片),阴道及子宫颈口黏膜充血、肿胀、子宫颈微开张。
  治疗:冲洗子宫是治疗慢性与急性炎症的有效方法。药物可选氯化钠盐水、过锰酸钾、呋喃西林、雷凡奴尔、洗必泰等多种溶液,然后配合注入抗生素,如青、链霉素、金霉素等,使用抗生素应通过药敏实验进行选择。

  早产与流产
  指胚胎或胎儿与母体之间的孕育关系被破坏,使妊娠中断。妊娠210日龄以前的牛是流产,而210-269日龄间产的称早产。
  原因与症状:造成流产原因很多,如传染性流产、寄生虫性流产,一般流产又包括母子间营养中断、生殖激素分泌紊乱、外力性(或机械性)、中毒性等造成流产,多属饲养管理不当或日粮不平衡所引起。
治疗:从近年来的统计报表显示,流产牛占到适龄繁殖牛的10%以上,经济损失可观。主要应从改善饲养管理、积极发现病牛事先给予彻底治疗,减少操作污染(产前产后及配种期)等方面着手预防为主。如事发前发现有流产先兆时可以用药物保胎,如黄体酮、水合氯醛以及灌服中草药利于安胎。如防止流产不可能时,应设法助产(按处理难产方法),处理后的牛要防止子宫炎症发生。   




 
分享:
[ 网刊订阅 ]  [ 生产技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推荐生产技术
点击排行
 
 
Processed in 0.760 second(s), 159 queries, Memory 1.32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