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网服务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产技术 » 养殖技术 » 家畜养殖 » 正文

提高母猪群体生产力的综合措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7-08-08
核心提示:母猪的群体生产力, 是指猪场整个母猪群的总体生产能力, 是体现一个猪场经济效益的主要指标。而母猪的生产力主要指母猪的繁殖力, 母猪的繁殖力是养猪生产的一项重要指标。因为一个养猪场的种猪生产成本是由育成仔猪来分担的,每年每头猪产仔、 育成的仔猪多、窝重大
  母猪的群体生产力, 是指猪场整个母猪群的总体生产能力, 是体现一个猪场经济效益的主要指标。而母猪的生产力主要指母猪的繁殖力, 母猪的繁殖力是养猪生产的一项重要指标。因为一个养猪场的种猪生产成本是由育成仔猪来分担的,每年每头猪产仔、 育成的仔猪多、窝重大, 便会使饲料、 劳动工资、 房舍设备折旧、 医药、 管理、 能耗等支出引发的均值降低,即成本降低。 由此可见, 衡量母猪繁殖力高低的标准应该是每头母猪每年能提供的育成仔猪数。要提高母猪的繁殖力, 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 母猪方面
  
  1.1 保持合理的母猪群体年龄结构
  年龄结构对母猪群体繁殖的影响力很大。 母猪群内年龄结构主要依据母猪的利用年限而定。一般猪种的母猪繁殖高峰为第3-8胎, 第9胎及9胎以后产仔数逐胎减少, 仔猪存活率也逐胎下降。据此, 母猪的利用年限限定为4-5岁, 每年更新20%-25%, 各年龄的母猪大体上均占20%-25%,对生产力较高的母猪可适当延长年限, 对生产力很低的母猪可早期淘汰。
  
  1.2 缩短母猪繁殖周期
  母猪的繁殖过程分为配种期、 怀孕期、 泌乳期, 从配种至泌乳期结束(仔猪断奶)称为一个繁殖周期。繁殖周期是影响母猪繁殖力的主要因素, 因为怀孕期114d是比较固定的, 所以要缩短分娩间隔,必须从抓紧配种期和缩短哺乳期来实现。 缩短泌乳期的潜力很大, 我国传统的习惯是60d断奶,而国外比较先进的已达到21-28日龄断奶, 我国各大厂家目前也已实行28-35日龄断奶,通过观察发现, 只要抓好仔猪早期补饲和加强哺乳母猪的管理, 那么下一周期母猪的发情排卵和其他繁殖性能没有明显影响。同时抓住第一个情期的发情率也是关键问题。 必须保证情期受胎率达到100%。
  
  1.3 母猪的优良饲养条件
  1.3.1 配种准备期母猪的饲养管理: 一般分为青年母猪和经产母猪配种前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青年母猪, 近三十年来国外上百次的试验证明, 对原饲养水平较低的青年母猪在配种前进行短期优饲,可增加排卵2枚左右。 同时, 在配种前对青年母猪进行调教训练, 也是提高受胎率和产仔数的一种必要措施。另一方面是经产母猪配种前的饲养管理, 母猪经过产仔和泌乳, 一般体重减轻20%-30%。要使其能在5-10d内正常发情配种, 必须使母猪保持中等以上膘情。 因此, 必须注意合理氨基酸饲粮组合,粗蛋白必须达到12%, 同时满足矿物质和维生素的需要, 能量水平保持原来的供给水平。
  1.3.2 妊娠期母猪的饲养管理: 对妊娠母猪的饲养按照各种妊娠母猪的特点,采取相应的饲养方式, 归纳起来可分三类。 第一类: 抓两头顾中间的饲养方式,主要适用于断奶后体瘦的经产母猪。 为承担繁殖任务, 必须在妊娠初期加强营养,使其迅速恢复繁殖体况, 这个时期连配种前10d共计一个月左右, 应加喂精料,特别是含高蛋白的饲料。 待体况恢复后再以原有的饲养标准饲喂。 直到妊娠80d后,再加强精料, 以满足营养的需要。 第二类: 步步高的饲养方式, 适用于初产母猪和哺乳期间配种的母猪,前者本身还处于生长发育阶段, 后者生产任务繁重, 营养需要量大。 因此, 在整个妊娠期间的营养水平,是根据胎儿体重的增长而逐步提高, 到分娩前一个月达到高峰。 饲喂方式一般在妊期初期以青粗饲料为主,以后渐加精料比例, 并增加蛋白质和矿物饲料。 到产前3-5d, 日粮减少10%-30%。第三类: 前粗后精的饲养方式, 对配种前体况比较良好的经产母猪, 可采取此方式。因为妊娠初期胎儿很小, 加之母猪膘情良好, 这时按照配种前的营养需要在日粮中可以多喂给青粗饲料,以满足其营养需要水平, 这时基本上能满足胎儿生长改良营养的需要, 到妊娠后期,由于胎儿生长发育增快,再加喂精料。
  
  1.3.3 哺乳期母猪的饲养管理: 母猪泌乳是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泌乳母猪负担很大,除本身维持消耗外, 每天还要产出5-8kg乳汁, 如饲养管理不当, 就将对母猪和仔猪产生一系列不良影响。母猪产后日喂料量应逐步增加, 至5-7d恢复正常喂量, 10d后才开始加料, 至泌乳高峰过后停止加料。
  
  1.4 提高配种技术
  在掌握好适宜的配种年龄的前提下, 配种时间和配种方法就尤为重要。 掌握正确的发情鉴定技术,为适时配种提供可靠依据, 是配种获得成功的基础, 鉴定方法有观察法、 电阻法和压背法三种。
  
  2 公猪方面
  
  2.1 种公猪的合理饲养
  种公猪的合理饲养是提高母猪群体生产力的关键所在。 营养是维持公猪生命活动产生精子和保持旺盛配种能力的物质基础。因此, 喂给营养价值完全的日粮, 可增进公猪的健康并提高配种能力。 为使公猪经常保持种用体况,体质结实, 精力充沛, 性欲旺盛, 精液品质好, 就必须实行合理饲养。 公猪的营养每千克日粮消化能不低于13.38kj,蛋白质14%。 特别是蛋白质, 对猪的精液质量的高低和数量的多少, 以及精子寿命的长短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必须采取多种来源的饲料补充蛋白质, 以提高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 另外,公猪日粮中钙、 磷的缺乏, 会使精液品质显著降低, 因此必须注意钙和磷的补充,公猪的日粮中钙磷比例最好为1.5:1。 公猪的饲养方式根据年内的配种任务分为一贯加强和配种季节加强饲养的方式。
  
  2.2 种公猪的合理管理
  公猪除经常注意圈舍清洁、 干燥、 阳光充足、 良好的生活习惯外, 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2.2.1 合理饲养: 平时应注意观察公猪的生活习惯, 随时调教, 杜绝爬跨和自淫恶习,防止相互咬架, 小公猪应在生后就打掉大牙, 断奶后合群饲养, 初配后, 有条件的最好采取单圈饲养。
  2.2.2 加强运动: 运动是加强机体新陈代谢, 锻炼神经系统和肌肉的重要措施,合理的运行可增进食欲, 帮助消化, 增强体质, 提高繁殖机能。 一般要求上下午各运动一次,每次约一小时, 里程约2km。 夏季就在早上和傍晚进行运动, 冬季在中午进行。
  2.2.3 刷拭和修蹄:每天用刷子刷拭1-2次, 夏季应让公猪经常洗澡,以减少皮肤病和外寄生虫病,并经常注意修整猪蹄,以免在交配中刺伤母猪。
  2.2.4 检查精液品质:要注意公猪精液品质的检查,一般10d检查一次,根据精液的好坏调整营养、 配种次数和运动。
  2.2.5 建立正常的管理制度:妥善安排公猪的饲喂、饮水、运动、休息和配种,使公猪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增进健康,提高配种能力。
  
  2.3 种公猪的合理使用
  公猪精液品质的优劣和使用年限的长短, 不仅与饲养管理有关, 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初配年龄和利用程度。初配年龄与品种、 气候及饲养条件的不同有关。 最适宜的配种年龄一般根据品种年龄和体重综合来确定。小型早熟品种应在8-10月龄, 体重60-70kg开始配种, 而大型品种应在10-12月龄,体重90-120kg开始配种。 同时必须合理地利用种猪, 青年公猪必须2-3d配一次,两岁以上的公猪最好一天配种一次,必要时日配两次, 但每周应休息一天。
  
  3 综合预防措施
  
  3.1 创造优良生长环境 促进猪的生长
  为使猪群充分发挥生产潜力, 必须借助适宜的环境条件, 尤其是集约化生产方式,所有猪群都处于高强度生产状态, 环境因素的作用更大, 了解、 掌握、 利用环境因素具有特别意义。
  
  3.1.1 物理因素: 主要包括温度、 湿度、 气候、 辐射热、 光和气压等。
  3.1.2 化学因素: 包括空气、 氧、 二氧化碳、 氨、 硫化氢、 饲料中营养物质、水和微量元素等。
  3.1.3 生物因素: 主要指病原微生物、 寄生虫、 吸血昆虫、 有害动物、家畜、 人之间的交互接触感染。
  
  3.2 加强防疫 确保猪体健康
  
  集约化养猪, 猪群高密度集中, 卫生防疫工作显得十分重要。 猪场竣工后, 应立即进行全面消毒。以进场的猪群在检疫猪舍隔离饲养2周以上, 并检查血液、 粪便, 以防止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带入场内。大型猪场原则上谢绝参观。 如果接待参观者, 必须经过严格消毒才能进入场内。工作人员进场都要更衣消毒洗澡。 猪瘟、 猪肺疫、 猪丹毒、 喘气病、 腹泻、副伤寒等疫苗均应定期保质保量的进行注射, 做到每头不漏。 通过对饲养员专业技术培训,使其掌握观察能力和防治能力, 以便能随时发现治疗疾病, 把损失减少到最小程度。
 
分享:
关键词: 母猪 生产力
[ 网刊订阅 ]  [ 生产技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推荐生产技术
点击排行
 
 
Processed in 0.081 second(s), 14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