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网服务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产技术 » 养殖技术 » 家禽养殖 » 正文

雏鸭病毒性肝炎的诊断与防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8-05-28
核心提示:一、发病情况。我县某镇养殖户从邻县购进未经病毒性肝炎疫苗防疫的雏鸭1300多只,按常规育雏管理至19日龄时发现近70%的雏鸭精神萎靡,食欲不振、怕水、眼半闭,呈昏睡状。其中约占发病数的一半,出现神经症状,运动多呈共济失调状,身体多偏向一侧倒卧,两腿抽筋呈痉挛


    一、发病情况。我县某镇养殖户从邻县购进未经病毒性肝炎疫苗防疫的雏鸭1300多只,按常规育雏管理至19日龄时发现近70%的雏鸭精神萎靡,食欲不振、怕水、眼半闭,呈昏睡状。其中约占发病数的一半,出现神经症状,运动多呈共济失调状,身体多偏向一侧倒卧,两腿抽筋呈痉挛状,死亡的雏鸭呈一种特殊的角弓反张姿势。曾使用100ppm的茵诺沙星进行治疗,未见效果,到我站门诊部治疗时已死亡76只,占发病数的34.2%。

    二、剖检变化。随机剖检病死雏鸡计27只,可见肝脏肿大,质脆色淡或呈特有的色黄(25/27),肝脏表面有大小不等的出血斑点(23/27)。胆囊冲盈呈长卵圆形,胆汁呈褐色(5/27)、淡茶色(9/27)、淡绿色(135/27)。脾脏肿大,外观呈斑驳状(15/27)。肾脏肿胀呈灰暗色,血管明显,呈暗紫色树枝状"花斑肾"(21/27)。

    初步诊断该群雏鸭患鸭病毒性肝炎。

    三、实验室诊断

    1、细菌学检查。无菌剪取肝、脾、肾直接涂片,分别进行染色镜检和细菌培养,结果均为阴性。

    2、荧光抗体试验。无菌采取肝脏病料直接涂于洁净的载玻片,经固定后滴加抗雏鸭肝炎病毒的荧光抗体进行染色,在荧光显微镜下进行镜检,结果为阳性。

    经上述综合诊断确诊该群雏鸭所患疾病为雏鸭病毒性肝炎。

    四、防制措施

    1、紧急预防接种,每只雏鸭紧急接种高免病毒性肝炎血清0.5-1ml。

    2、在饮水和饲料中添加抗菌消炎药物,控制细菌的继发感染,同时配以复合维生素,以增强雏鸭的抵抗力。

    3、改善鸭舍内外的饲养环境,加强卫生消毒,净化养殖环境。

    采取上述措施,2周后雏鸭基本停止死亡,饮水、采食和精神趋于正常。

    五、小结与体会

    1、雏鸭病毒性肝炎病主要发生在10日龄左右的雏鸭,控制其发病主要是对1日龄雏鸭接种鸭病毒性肝炎病毒疫苗;对种鸭开产前通过接种鸭病毒性肝炎疫苗,有效提高雏鸭的母源抗体水平。

    2、雏鸭育雏时温度要适宜,一般控制在32℃左右,过热或过冷都有可能诱发。

    3、在雏鸭的配合饲料和饮水中适当添加高效、低残留的药物和复合维生素,以增强机体对疾病和环境变化的抵抗力。

    4、加强消毒卫生,净化饲养环境,也是控制疾病发生的一种有效途径。

 

 
分享:
关键词: 雏鸭 肝炎
[ 网刊订阅 ]  [ 生产技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推荐生产技术
点击排行
 
 
Processed in 0.132 second(s), 15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