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网服务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产技术 » 养殖技术 » 家禽养殖 » 正文

蛋鸡的饲管技术介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9-21  来源:益农信息网
核心提示: 育雏期的饲养管理要根据雏鸡的生理特点来进行。雏鸡的生理特点是: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生长迅速,代谢旺盛,羽毛生长快,胃容积小,敏感性强,抗病力差,群居性强,胆较小。
 (一)育雏期

    育雏期的饲养管理要根据雏鸡的生理特点来进行。雏鸡的生理特点是: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生长迅速,代谢旺盛,羽毛生长快,胃容积小,敏感性强,抗病力差,群居性强,胆较小。

    1、育雏前的准备工作。首先要选择饲养的品种,并对该品种的基本性能和饲养管理要求有所了解,以便做好相关工作。

    (1)育雏舍和设备的准备。育雏舍要求有利于防疫、保暖、防鼠害、通风和消毒的原则。设备包括取暖、供料、饮水、温度计等。

    (2)育雏舍消毒。在进雏鸡前数天,要对育雏舍进行二次全面彻底的消毒。消毒药物可选用氯毒杀、消毒威、来苏尔、新洁尔灭或过氧乙酸等。有条件的对育雏舍进行一次熏蒸消毒。

    (3)饲料、疫苗和药物的准备。根据育雏数量的多少,至少应准备在育雏前10天必需的雏鸡饲料、疫苗和保健药品。

    (4)铺设垫料、试温。在进雏前1-2天进行预温,要做好育雏舍或育雏器的调温工作,检查供暖设备的供暖效果。

    2、饮水和开食。雏鸡进入育雏室,雏盒要散放,特别是夏天如果堆放在一起,容易闷死雏鸡。进雏后,要先让雏鸡饮温水2-3小时,最好能供给5-8%的糖水,育雏舍的相对湿度保持60-70%,饮水的温度以15℃左右为宜。雏鸡在经过3小时的充分饮水之后,可以进行开食。头一周把雏鸡料撒在纸上或平盘上,让其自由采食,每日换纸一次或洗盘一次。

    3、保温。雏鸡对外界温度的变化很敏感,育雏头3天的温度要保持35-37℃,4-7天保持33-35℃之间;以后每周降低2℃;到第7周降到18-20℃。育雏期间温度是否适宜可以通过观察来确定。例如:雏鸡群挤在热源附近颤抖,发出阵阵怕冷的唧唧声,很少去吃食,就表明温度低,应尽快升温;如果雏鸡远离热源,张嘴饮水频繁,就表明温度过高,应设法降温;如果雏鸡均匀分布静卧,睡姿伸腿伸头,呼吸也很有节奏,或者雏鸡轮着吃料而伴有欢快的鸣叫声,就说明温度适宜。

    4、管理。育雏期管理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饲养密度。饲养密度是否适宜,对养好雏鸡和充分利用鸡舍空间有很大影响。一般饲养密度见表2-7

表2- 7                       饲养密度

周  龄

立体饲养(只/平方米)

平面饲养(只/平方米)

1-2

60

30

3-4

40

25

5-6

30

20

   

    (2)通风。在高温、高密度饲养条件下,育雏舍内由于雏鸡呼吸、粪便及潮湿垫料散发出大量的有害气体,如氨气和二氧化碳等,超过一定的浓度就会危害雏鸡健康,所以要及时通风,排除有害气体,换进新鲜空气。

    (3)光照。光照在蛋鸡饲养中非常重要,育雏期的光照时间如下:第1周22小时,第2周20小时,第3周18小时,第4周16小时,第5-8周光照为每天10-12小时。

    (4)断喙。正常的断喙第一次一般在7-8日龄进行;第二次为修喙,一般在转群前进行。

    (二)育成期

    7-20周龄为育成期,这个时期的主要任务就是在提高育成率的前提下,力争鸡群整齐度好,并为进入产蛋期在营养上有所积累,防止母鸡过早性成熟,为产蛋做好生理上的准备,以保证产蛋期有理想的产蛋性能。

    1、转群前的准备。首先要对育成鸡舍进行清洗、消毒。同时要检查供水系统是否正常。

    2、饲喂与管理。从雏鸡料转为育成鸡料,要有一周的过渡阶段。降低日粮的蛋白质水平,以防止过早开产。每次喂料一定要均匀,同时应照顾弱鸡,防止鸡采食不匀而影响鸡群的整齐度。另外,育成鸡由于代谢旺盛,消化能力强,排粪也多。因此,要经常清理粪便和打扫地面,定期刷洗水槽、搞好鸡舍的环境卫生。

    3、限制饲养。限制饲养的目的是为了防止青年鸡吃料过多而过快增加脂肪积蓄,影响产蛋性能。蛋鸡一般从8周龄开始限饲,到14周龄结束,如果是多数鸡超过标准体重的幅度较大,还应适当限饲。到17周龄以后,要为开产做好准备,就不能限饲,须逐步提高饲料营养水平和饲喂量。限饲的方式:一是限制采食量,一般比自由采食量减少10-20%;二是降低饲料中营养物质,增加纤维素,降低能量、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含量;三是在采食的时间上进行限制。在限饲阶段如实行采食量限制,必须有足夠的食槽,让每只鸡都能同时吃上料。当鸡出现疾病时,或者进行免疫接种时,应停止限饲,待恢复正常时再继续进行限饲。

    4、光照。育成期间的光照一般以每天8-9小时为宜。但开放式鸡舍在长日照季节就难控制,可用双层黑色布帘将门、窗光线遮挡,9时将布帘拉开,17时将布帘拉上,饲喂和操作管理在9-17时这段时间进行。从17周龄后应逐渐增加光照时间。

    5、饲养密度。在平养条件下,7-18周龄以每平方米养10只为宜;笼养条件下,应保证每只鸡有0.27平方米的笼位。

    (三)产蛋期

    产蛋期一般是指21周龄到72周龄这段时期,也就是从育成期结束后到母鸡产蛋降到50%左右淘汰前的这段时间。这个时期是产生经济效益的关键时期。因此,必须抓好各环节的工作。

    1、产蛋期各阶段的饲养。按蛋鸡产蛋阶段的划分为产蛋前期,产蛋中期和产蛋后期。

    (1)产蛋前期。大体上21-24周龄为产蛋前期,育成鸡由地面平养转入产蛋鸡舍立体笼养,此时开始饲喂产蛋前期料。日粮中的钙含量应由1%增加到2%。这一时期鸡的卵巢和第二性征发育很快,采食量显著增加,必须任其自由采食,以满足其营养需要。目前在给产蛋鸡的营养供给方面有二种方法:一是按照产蛋率的逐步提高而调整日粮中营养物质的供给量;二是当产蛋率达到5-10%时,提前开始饲喂产蛋高峰期的饲料。这一阶段还应按照免疫程序做好鸡新城疫、禽流感、减蛋综合征等疫苗的接种,防止开产后免疫对母鸡产蛋产生影响。

    (2)产蛋中期。25-42周龄为产蛋中期,在正常的管理条件下,23-24周龄的鸡群产蛋率应达到50%,这一时期产蛋率上升很快,经过3-4周便能达到产蛋高峰期。产蛋高峰期的最主要任务就是保持营养供给的稳定性和管理工作上的一致性,避免一切应激因素,除本鸡舍的饲养人员外,其他人员不准进入鸡舍。饲养员服色相对固定,不能断料、断水、断电,气温要均匀合适,特别是环境一定要保持安静。

    (3)产蛋后期。43-72周龄为产蛋后期,根据产蛋率的下降情况适当调整蛋白质的供给量。一般产蛋率在85%以上时,每日每只鸡蛋白质进食量为18克﹔当产蛋率降到80-75%时,每日每只鸡蛋白质进食量减至16克﹔产蛋率降到70-65%时,每日每只鸡进食14克蛋白质。另外,夏季因为天热,蛋鸡的食欲降低,采食量减少,因此在日粮中应适当提高蛋白质水平;冬季天冷,用于维持体温的能量需要增加,因而要适当提高饲料的代谢能水平,这样才不至于影响产蛋率。

    2、光照。光照管理是提高产蛋鸡产蛋性能的重要技术之一。产蛋阶段光照保证在16小时。增加光照以每周15-20分钟逐渐增加为宜,直至16小时。光照强度以每平方米面积3-4瓦灯泡为宜,照明度要均匀。不可突然增加光照强度或突然灭灯,这样鸡群容易受惊,影响产蛋率。当光照长度达到16小时时,开灯与关灯的时间要固定,不可随意变动,以防鸡产生应激现象。平养的鸡在关灯时,应在15-20分钟内逐渐关灯,减弱亮度,给鸡一个信号,以使鸡找到适当的栖息位置。

    3、钙质补充。为使母鸡高产和降低蛋的破损率,产蛋期应经常检查钙的供应情况。产蛋期日粮中含钙量要保持在3.2-3.5%,在高温或产蛋率高的情况下,含钙量可加到3.6-3.8%,但进一步提高对产蛋不利。目前普遍采用贝壳粉和石粉作钙源,日粮中贝壳粉和石粉的配合以2:1较为适宜,这样蛋壳强度最好。另外,在钙源充足的情况下出现蛋壳缺陷时,还应考虑钙、磷之间的比例和维生素D3的含量是否合适。一般在日粮中含钙量3-3.5%的情况下,磷以0.45%为最佳,而维生素D3的标准为维生素A标准的10-12倍最好。

编辑:foodqa

 
分享:
关键词: 蛋鸡 饲管 技术 介绍
[ 网刊订阅 ]  [ 生产技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推荐生产技术
点击排行
 
 
Processed in 0.173 second(s), 27 queries, Memory 0.97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