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网服务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产技术 » 养殖技术 » 家禽养殖 » 正文

规模养鸡的误区以及解决方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1-09
核心提示:盲目引种 不少养鸡户发展养殖时认为养殖的品种越新越好,而不考虑引进的品种是否能适应当地的自然条件、饲养条件以及市场需求。

盲目引种 不少养鸡户发展养殖时认为养殖的品种越新越好,而不考虑引进的品种是否能适应当地的自然条件、饲养条件以及市场需求。还有部分养鸡户引种时只图价格便宜,而忽视了雏鸡苗种的质量,常常导致养殖失败或养成后没有销售途径。

过早催产 许多蛋鸡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不根据鸡品种的开产时间、生长发育规律和营养需求等,而盲目提高饲料中的营养标准,致使蛋鸡提早开产,导致产蛋鸡体型小、早衰以及产蛋高峰期短等问题。

滥用抗生素 有的肉鸡养殖户为了预防鸡群发病,在整个生长周期投喂的饲料中都添加抗生素,这么做不仅会造成药物对鸡肾脏的损害和药物的浪费,而且会使各种细菌产生抗药性,导致鸡群在养殖过程中一旦发病,使用一般抗生素则不能治愈,死亡率比较高。由于肉鸡生长周期比较短,一般45日龄即可出栏上市,所以一般在养殖过程中只需做好相关的疫苗免疫、保持好养殖环境的卫生、定期消毒以及开窗通气等,鸡群很少发病。另外,预防鸡群疾病的发生可在饲料中添加一些中草药制剂,也可在饮水、饲料中添加一些维生素增强免疫力。

不注重卫生消毒 大多数养鸡户实行的是给鸡接种疫苗后,一旦发病就大量使用抗生素治疗的养殖方法。这种方法是错误的。鸡疾病应以预防为主,并定期对鸡舍进行消毒,白天开窗通风透气,夏季对鸡舍进行降温处理,冬季保暖,并供足清洁的饮水。

忽视淘汰低产、病残鸡 养殖户在养殖蛋鸡时,从育雏到产蛋前,只重视鸡的成活率,忽视淘汰低产蛋、病残鸡。对弱小鸡和残鸡应及时挑出后予以淘汰,可避免其浪费饲料,降低养殖成本。

编辑:foodqa

 
分享:
[ 网刊订阅 ]  [ 生产技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推荐生产技术
点击排行
 
 
Processed in 1.525 second(s), 111 queries, Memory 1.16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