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饲料营养因素
主要为饲料量不足、营养缺乏或能量水平过低。肉种 鸡在产蛋5%时,如果饲料能量不足,采食量低,则达不到 产蛋高峰。常见于秋后玉米含水量高,在给料量上没进行 调整,使真正的进食量达不到要求,鸡处于饥饿状态,鸡群 表现采食速度过快;由于优质蛋白质原料(如豆粕)价格较 贵,使用过多的杂粕(如棉粕、菜籽粕等)或含蛋白的原料 (如蛋白 粉、酵母粉等),使氨基酸不平衡;在进行饲料配方 设计时能量水平达不到要求,蛋白和能量是紧密相关的, 必要时需加入一定的油脂满足对能量水平的要求。要解 决以上问题,除了合理配合日粮外,在高峰期“试料”还是 有必要的。
2. 疫病因素
病毒性疾病、细菌性疾病、霉形体以及寄生虫病都会 影响产蛋。发病后的鸡群很难达到产蛋高峰,维持时间也 较短。有的种鸡场缺乏严格的生物安全体系;有的没有根据当地的疫情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有的不能及时诊断疫 病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等等,导致鸡群健康状况不佳, 影响种鸡生产性能的正常发挥。在育成期患过病,造成部 分鸡体弱长期不能产蛋。新城疫是近几年造成产蛋率达 不到高峰的常见原因,在产蛋鸡群可能有5%~10%的病鸡 不产蛋,以贫血、鸡冠苍白和零星死亡、剖检见内脏肿瘤为 特征。淘汰病鸡是惟一办法,并且病鸡淘汰后能正确根据 存养量和产蛋率调整饲料给予量。细菌感染如大肠杆菌、 沙门氏菌等引起的腹泻也能影响产蛋率,鸡群常表现部分 鸡拉稀,垫料变湿,泄殖腔周围羽毛污染稀粪。对于这种 情况应在料中投入抗菌素,实践证明这对提高产蛋率还是 很有效的。
3. 管理因素
3.1温度
肉种鸡适宜的环境温度为18℃~25℃。温度过低特别 是冬季,应注意保暖并多供给日粮;温度过高特别是夏季, 要注意调整饲料配方,供给夏季日粮,并加强通风管理。
3.2垫料管理不好
垫料发霉潮湿结块,没有为鸡群创造良好的小气候环 境,亦影响生产性能的发挥。
3.3通风不好
鸡舍内有害气体的含量超标。如NH,、CO:含量超标 等,均影响产蛋。
3.4光照程序不舍理
光照一般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光照时间,二是光 照强度,二者缺一不可。实际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加光时间过晚;重视光照时间而忽视了光照强度;体质量 不达标,性成熟不好而提前进行光刺激等,均导致产蛋不 理想。
4. 管理措施
4.1 严格把好饲料质量关,确保种鸡营养供给的稳定 饲养者在制订给料计划时一定要参考饲料的实际营 养水平、饲料浪费量、种鸡体质量等因素。在实际饲养过 程中,有的开产体质量高于标准,有的则低于标准,笔者总 结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高于标准开产体质量相对较多,如 开产体质量较高,相应的鸡体维持需求就较大,此时,减料 速度应相对较慢;如开产体质量较轻,则减料速度相应加 快点。通过更换饲料种类和料量控制,限制脂肪累积速度 既是提高产蛋率,同时也是提高高峰后的种蛋质量和孵化 率的重要因素。建议整个周期绘制种鸡体质量和增重变 化曲线图,这样更能直观了解种鸡体质量变化,及时做出 相应调整。
4.2加强免疫。防止疫病的发生 根据当地实际,制定合理有效的免疫程序,选用优质高 效的疫苗。肉用种鸡必须在开产前适时进行禽流感、传支、 喉气管炎、新城疫、禽霍乱、鸡痘等重要疫病的免疫接种。
4.3合理的光照程序 在整个产蛋期,光照绝对不能减少,保持16h,并定期 检查灯泡亮度,更换亮度不够的灯泡(节能灯容易出现后 期亮度不够),擦净灯泡上的灰尘。定期检查电灯线路,保 证光照均匀,不留死角,以免地面蛋增多。
4.4加强饲养管理 保持鸡群适宜的密度,配备足够的料位和水位;保持 垫料的清洁卫生;加强鸡舍的通风管理,降低有害气体的 含量。通风的目的在于减少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粉尘,外 界新鲜空气进入鸡舍,降低鸡舍温度等。通风要由上而下 (冬季),避免风直接吹到鸡身上,夏季采用水帘降温通风 系统,主要根据空气质量和温度来调节通风。保持鸡舍适 宜的温度;鸡舍内湿度关系到鸡的羽毛、皮肤、温度和疾 病,最佳湿度范围需控制在55%~65%,可以通过观察鸡 的羽毛、鸡舍的垫料情况来判断湿度是否合适。此外,降 低噪音等各种应激因素,创造鸡舍良好的小气候环境,为 稳产高产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