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网服务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产技术 » 养殖技术 » 水产养殖 » 正文

翘嘴红鲌的池塘养殖技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8-04-17
核心提示:翘嘴红鲌,俗名白鱼,食浮性饲料。鱼体呈条形状,喜好在深水中漫游。肉质细嫩,味美可口。发展翘嘴红鲌养殖,效益良好。 1、池塘条件 养殖池塘应选择采光良好,通风,四周无遮蔽物,进、排水方便,土质以黑色壤土为好,PH值7~8,面积以1~3亩,塘底平坦,无污泥,塘埂


    翘嘴红鲌,俗名白鱼,食浮性饲料。鱼体呈条形状,喜好在深水中漫游。肉质细嫩,味美可口。发展翘嘴红鲌养殖,效益良好。

    1、池塘条件

    养殖池塘应选择采光良好,通风,四周无遮蔽物,进、排水方便,土质以黑色壤土为好,PH值7~8,面积以1~3亩,塘底平坦,无污泥,塘埂坚固不漏水,塘深不低於2.5米。

    2、鱼种选择

    养殖翘嘴红鲌应投放大规格的优质仔口鱼种,规格为10~13厘米/尾(60~70尾/500克)或9~10厘米/尾(80~90尾/500克),每亩可投放1000尾。因翘嘴红鲌喜食浮性饲料,每亩可套养花鲴100~200/尾(50~100尾/500克)、鲫鱼150~300尾(10尾/500克)。搭配套养鱼种可起到清理食场,吞食沉淀食物,调节和改善水质等作用。

    鱼苗最好是隔冬投放,最迟不能超过3月底,年前放苗温度较低,可提高鱼种成活率。翘嘴红鲌的最大弱点是鳞片比较松软,操作时稍有不慎,容易受松动脱落而伤亡。

    3、投饵技术

    科学合理投饵是夺取养殖翘嘴红鲌丰收的主要环节,鱼种入塘后,对新水体有一个适应过程,即有半个月的适应期,过后可投入少量开口料,随后即可进行正常的投饲。饲料应选择对口的浮性饲料,每50千克吃食鱼每天投饵量为1500~2500克,投喂时间应根据吃食鱼的吃食余缺情况、气候、水质等因素灵活掌握。一般投饲方法:3~5月为每日4次,早上6时至下午6时,每次间隔3小时;6~7月为每日3次,早上6时至下午6时,间隔时间灵活掌握;8~9月为每日2次,早上8时至下午5时,早晚各一次;10~11月为每日2次,早上8时至下午4时,进行等时距投喂;12月后基本停食。

    4、池水管理

    池水管理应根据吃食鱼的生长阶段和气温而定,放苗时宜水深1米,高温天气宜水深1.5米。因深水与水表温差较大,翘嘴红鲌不适应水表的强光高温,懒于上浮摄食,故要尽量缩小水体上下温差,为吃食鱼提供近距离摄食条件;秋季水深2米,上下温差接近,有利于吃食鱼上浮自如摄食。

    正常情况下,鱼塘不需经常换水,一旦发现剩饵过多或水质老化,可注入新水,排放老水,俗称打跑马水。进、出水口应装有坚固的拦鱼栅,换水量通常为1/2,池水透明度控制在35厘米;如池水肥度不够,可增施水产专用肥料(生物肥料,以有机肥作原料),用量可参照使用说明或池水肥瘦而定。

    5、病害防治

    新养殖的翘嘴红鲌池塘一般不会发生鱼病,但正常的防病消毒、除害灭菌不可忽视。

    (1)鱼种入塘前,塘水用硫酸铜消毒2次,每亩水面每米水深用药250克。主要作用:促进鳞片结实,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兼顾杀虫灭菌。
    
    (2)鱼种入塘后,由于运输途中可能造成鳞片松动或脱落,容易使鱼体发生水霉病。对此可用高锰酸钾进行防治,每亩每米水深用药750~1000克,气温低于15℃,则应酌情减量。

    (3)加强巡塘检查,发现敌害,及时采用对口药物彻底清除。红虫是鱼塘经常发生的害虫,可用神力药物进行防治,用量为每亩每米水深30克,稀释后全池泼洒,一次即可。绿藻可用硫酸铜杀灭,用量为每亩每米水深350~400克,稀释后全池泼洒,一次即可。青苔可选用硫酸铜或青苔净,可单用或合用,经过稀释,全池泼洒。单用:硫酸铜每亩每米水深500克,青苔净每亩每米水深500克。合用:每亩每米水深用硫酸铜150~250克+青苔净500克,稀释拌匀后泼洒,效果更佳。

    使用以上药物也可参照使用说明书,均能一次杀灭;多次使用,无副作用,不伤害鱼类的正常生长。

    6、注意事项

    (1)防止缺氧,需配备增氧机,根据气象预报和鱼类活动、吃食情况,启闭增氧机,确保池水溶氧5毫克/升以上;清除塘边杂物和水中残饵。

    (2)翘嘴红鲌对药物十分敏感,用药须慎之又慎,切勿过量、错用。用药后食欲减退1~2天,属正常现象,不必惊慌。

    (3)养殖水面不宜少于1亩,面积过小,不利于浮性饲料的漂浮,不利于设置食台,食台大小150~180平方厘米为宜。

 
分享:
关键词: 翘嘴红鲌 养殖
[ 网刊订阅 ]  [ 生产技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推荐生产技术
点击排行
 
 
Processed in 0.271 second(s), 14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