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网服务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产技术 » 养殖技术 » 水产养殖 » 正文

七月气温逐渐升高 水产养殖注意事项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7-20  来源:江苏农业信息网
核心提示:盛夏高温开始了,水温随着气温逐渐升高,大多数的水产养殖品种进入了适宜水温的上限,因此是养殖鱼类、虾、蟹、鳖等水生动物的生长旺季,
盛夏高温开始了,水温随着气温逐渐升高,大多数的水产养殖品种进入了适宜水温的上限,因此是养殖鱼类、虾、蟹、鳖等水生动物的生长旺季,但同时又是病害滋生蔓延的时期,时常出现台风(或热带气旋)和干旱等灾害性天气,同时常有强对流雷阵雨发生,这也给渔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是养殖管理的重点和难点期。此时期饲养管理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全年产量和经济效益的高低。为了确保水产动物健康生长,安全度过盛夏季节,从而达到稳产高产之目的,现根据7月份气候和养殖生产特点,提醒广大养殖户做好以下管理工作及注意事项。
  一、加强饲料的投喂
       7月是鱼、虾、蟹类摄食旺盛期,生长也快,要抓紧时机,增大饲料的投喂量,促进养殖动物快速生长。每天具体的投喂数量和次数要根据鱼、虾、蟹摄食的快慢,天气,水温水质等状况灵活掌握。从摄食情况来看,一般鱼类在0.5~1小时以内,虾、蟹在1~2小时以内吃完比较合适,青饲料摄食时间可适当延长。每天的投喂次数以2次为宜,上、下午各1次。当天气晴朗,水中溶解氧高时,可多喂;当天气闷热或下雨时,以及水质恶化,水中氧气含量下降,鱼、虾、蟹类食欲下降,摄食速度放慢时,可少喂或停食。在虾蟹养殖中投喂的饲料鱼要保证新鲜,以防出现内脏病害和污染水质。
        二、合理施肥
        以养殖鲢、鳙、罗非鱼等肥水性鱼类为主的池塘,要保持一定的肥度。7月高温季节也应注意合理施肥,既要经常补充肥料,保持肥度,又要防止过多施肥,导致水质变坏。具体施肥数量要根据透明度、天气、水色、水质状况等综合考虑。透明度过大,水色清淡,浮游生物数量少,对鱼类生长不利;透明度过小,水色过浓,易缺氧。透明度保持在25~30厘米比较合适;水色以黄绿、绿褐、茶褐色为佳。天气晴朗可适当增加施肥,否则要停止施肥,具体施肥时要按照“少量多次”的原则掌握。肥料的种类分有机肥与无机肥,有机肥肥效长,但分解时需消耗大量氧气。水温低时,可多施些有机肥;水温高时,为防耗氧量增加,可多施些无机肥,一般5~7天施用1次。
        三、加强水质管理
       7月水温高,天气变化快,饲料投喂多,水质不易控制,因此要十分注意水质的变化,严防出现缺氧浮头,甚至死鱼事故的发生。要经常加注新水,不断加高水位,虾蟹塘加高水位至1.5米以上,高产成鱼塘水位应加深到2米以上。要定期换去池中的老水,及时补充新水。一般5~7天换1次水,先排后加,一次换去10~15厘米。当水质恶化时,要加大换水量,一次可换去1/4~1/3。及时清除池塘中鱼、虾、蟹吃剩的残余饲料和其他污物,防止恶化水质。每天要视天气、水质等情况及时开增氧机增氧,如遇到阵雨或闷热天气,应适当延长开机增氧时间。同时,每隔15~20天,可施用20×10-6浓度的生石灰1次。有条件的地方,提倡用有益微生物制剂改良水质。尤其在虾蟹塘,最好每隔15~20天施用一次光合细菌或EM菌等,全池均匀泼洒,能有效分解池内有机物,降低有害物质,抑止病菌繁衍,保持水质良好。
        四、注意防治病害
       7月为鱼、虾、蟹疾病高发期,各种细菌性、病毒性和寄生虫性病害都可发生,预防措施不力,还有可能大面积流行。疾病以预防为主,主要措施是定期进行水体消毒,一般15~20天消毒1次。采用二氧化氯、二溴海因、漂白粉或生石灰等药物进行水体的定期消毒工作,防止病害的发生。同时,应定期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免疫多糖及病毒灵等药物添加剂,以增强机体的抗病力。对疾病要认真检查,力求准确诊断,选用优质、高效、低毒药物,及时、精确用药,做到合理施用,谨防用药过量造成药害事故。鱼类可能发生的病害有病毒性出血病、细菌性败血病、肠炎病、赤皮病、烂鳃病、打印病、白皮病等,寄生虫感染的锚头蚤病、中华蚤病等;河蟹可能发生的病害有黑鳃病、纤毛虫病等;虾类可能发生的病害有烂鳃病、红体病等;甲鱼可能发生的病害有红底板病、腐皮病、疖疮病等。
编辑:foodqa

 
分享:
[ 网刊订阅 ]  [ 生产技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推荐生产技术
点击排行
 
 
Processed in 0.369 second(s), 75 queries, Memory 1.07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