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网服务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产技术 » 养殖技术 » 水产养殖 » 正文

稻田养鱼的几种方式和技术要点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7-29
核心提示:稻田养鱼,鱼稻双收,是我国农业一种传统的生产方式,不仅能促进稻谷生产,提高产量,又能增加经济效益,是农村致富的一条好途径。
     稻田养鱼,鱼稻双收,是我国农业一种传统的生产方式,不仅能促进稻谷生产,提高产量,又能增加经济效益,是农村致富的一条好途径。下面介绍几种稻田养鱼的方式和技术要点,可根据不同情况选用。

 

一、平田式。此种方式要求加高加固田埂,使田埂高50-70厘米,顶宽50厘米左右。田内开挖鱼沟或鱼溜,鱼沟深30-50厘米,沟的上面宽30-50厘米。沟的设置形式为在稻田内田埂底基一半处开挖1圈环沟,面积为667平方米(1亩)以上的稻田,还要在田中央开挖"十"字形中央沟。中央沟与环沟相通,环沟相对的两端与进、排水口相接,整个沟的开挖面积占田面积的5%-8%。稻鱼兼作养成鱼时,鱼的设计产量667平方米可在30公斤左右,若在第一季种稻养鱼后,第二季只养鱼而不种稻时,则每667平方米产鱼的设计产量可达80-100公斤。

二、垄稻沟鱼式。此种养殖方式较为科学。方法是在稻田的四周开挖一圈主沟,沟宽50-100厘米,深70-80厘米。垄上种稻,一般每垄种6行左右水稻,垄之间挖垄沟,沟宽小于主沟。若稻田面积较大,可在稻田中央再挖一条主沟。总开沟面积占田面积的10%左右,设计养鱼产量为每667平方米80-100公斤。

三、鱼凼式。此种养殖方式的特点是在稻田内按田面积的一定比例开挖一个"鱼凼"。鱼凼的开挖面积一般为田面积的5%-8%,深2-2.5米,鱼凼一般设在田中央或背阴处。但不能设在进、排水口及田的死角处。鱼凼的形式以椭圆锅底或长方形为好。鱼凼最好挖成二级坡降式,即在上部1米处按坡比1:0.5开挖,而下部则按1:1开挖,两部分中间留一宽30厘米的平台。有条件的地方,为保证不塌陷,应用石条、石板、水泥板、碎石等护坡。为防止淤泥进入鱼凼,应在凼口边缘筑高20厘米、宽30厘米的小埂。田的四周距田基3-3.5米处开挖一圈40厘米深、30厘米宽的环沟。每667平方米养鱼设计产量为50-70公斤。

四、沟池式。此种方式是小池和鱼沟同时设置,总开挖面积占田面积的10%-15%。小池设在稻田进水口一端,开挖面积占田面的4%-8%,呈长方形,深1-1.5米,上设遮荫棚。池与田交界处筑一高20厘米、宽30厘米的小埂。田内可根据稻田面积大小设置环沟及中央沟,沟宽30-40厘米,深28-30厘米。中央沟呈"十"字形或"井"字形,使沟、池相通。

五、流水坑沟式。这是根据流水养鱼原理而设计出的一种稻田养鱼方式。此种方法是在稻田的进水口一端距进水口1米处开挖深1-1.5米,面积占稻田面积4%-8%的流水坑(又称宽沟),与田面交接处设高15厘米、宽20厘米的小田埂,小田埂与田间设2-4个缺口,使坑内水与田内水相通。此外鱼坑也可设在田中央。田的中央设"十"字形中央沟,田四周设一圈环沟。沟的宽、深均为25厘米。沟、坑要相通。养鱼设计产量为每667平方米50公斤以上,但不超过80公斤。

编辑:foodqa

 
分享:
[ 网刊订阅 ]  [ 生产技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推荐生产技术
点击排行
 
 
Processed in 0.892 second(s), 135 queries, Memory 1.23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