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网服务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产技术 » 养殖技术 » 水产养殖 » 正文

异育银鲫疖疮病的防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8-01
核心提示:异育银鲫是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淡水养殖中主养或混养的经济鱼类,因其长速快、含肉率高、抗病性较强,而被广泛推广养殖。随着放养密度的加大,养殖方式改变,异育银鲫的一些病害越发严重。
       异育银鲫是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淡水养殖中主养或混养的经济鱼类,因其长速快、含肉率高、抗病性较强,而被广泛推广养殖。随着放养密度的加大,养殖方式改变,异育银鲫的一些病害越发严重。特别是近几年在各养殖水体中暴发的疖疮病,来势凶、传播快、死亡率高,给广大养殖户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

病因

该病病原为疖疮型点状气单胞杆菌,属弧菌科,常年在水中存在,为条件致病菌。一般水质污浊,密度过大,水质较肥,透明度低,鱼体受伤则容易发生。

流行

异育银鲫疖疮病一年四季都有,尤以春秋二季易暴发流行。病菌适宜水温20℃~25℃,主要危害春放鱼种及成鱼,养殖水体无带病鱼和发病史的较少发生。病鱼感染后,易并发竖鳞病和水霉病,感染后死亡率极高,达60%~80%。

症状

患病鲫鱼背部及体两侧等处隆起,隆起处鳞片较完好,皮肤充血,红肿发炎,用手触摸有柔软浮肿感觉,用刀切开患处,肌纤维溶解。肌肉呈腐乳状,有时鳞片竖起,鳍基充血,尾部弯曲,患处着生水霉,解剖可见肠道充血,内腹肌肉红肿,镜检病灶压片无粘孢子虫等虫寄生。

治疗

外用药:全池泼洒0.3克/立方米~0.5克/立方米二氧化氯或0.3克/立方米~0.5克/立方米二溴海因,或0.2克/立方米~0.4克/立方米强氯精(含三氯异氰尿酸40%~50%)连续3天~5天;若病情严重,第一天剂量加倍。消毒杀菌药使用一个疗程后,隔2天,全池泼洒15克/亩~20千克/亩的生石灰或2克/立方米的漂白粉(滤渣)。水质较肥时,亩用15毫升~20毫升浓缩戊二醛全池泼洒,连用3天~5天,隔一周再用0.3克/立方米~0.5克/立方米的强氯精全池泼洒,连用3天~5天。

内服药:每100千克鱼用复合维生素1克~2克+诺氟沙星2克~5克,混合拌5千克~10千克饲料投喂,每天2次,连用3天~5天。每100千克鱼用三黄粉5克~10克+磺胺嘧啶10克~15克,混合拌5千克~10千克饲料投喂,每天2次,连用3天~5天。每100千克鱼用大蒜素20克~30克+磺胺二甲基异嗯唑5克~10克,混合拌5千克~10千克饲料,每天2次,连用3天~5天。

预防

清塘消毒:带水消毒,亩水深20厘米~50厘米,用150千克~200千克的生石灰带水清塘,杀死各种野杂鱼类;干法消毒,亩用100千克~150千克生石灰干池泼洒,特别是发生过疖疮病的池塘,除做好消毒外,还必须暴晒风冻10天~15天。

鱼种放养:投放的鱼种或成鱼尽可能减少集约运输时间和机械损伤,杜绝带病、带伤的鱼种或成鱼下塘。对投放的鱼种或成鱼必须消毒下池,一般用20克/立方米高锰酸钾浸泡20分钟,或3%~5%食盐浸泡15分钟~20分钟后投放,试温度而定。亩放冬片鱼种1000尾~1500尾或暂养成鱼1000千克~1250千克。

调控水质:养殖水体要保证水质清新,透明度在25厘米~30厘米,并保证每15天~20天亩用15千克~20千克生石灰泼洒1次,或投放其它消毒药1次。

日常管理:发现患病鲫鱼及时捞出,并经水产技术专家诊断确定后,及时采取措施对症下药,并将死鱼捞出深埋或进行无害化处理。


编辑:foodqa

 
分享:
关键词: 异育 银鲫 疖疮病 防治
[ 网刊订阅 ]  [ 生产技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推荐生产技术
点击排行
 
 
Processed in 0.223 second(s), 15 queries, Memory 0.91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