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网服务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产技术 » 养殖技术 » 水产养殖 » 正文

霉毒素对水产养殖的危害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8-08
核心提示:高温高湿天气,是霉毒素最易生长形成的气候条件,同样也是水产养殖动物生长最旺盛的季节。因此,在水产养殖方面提高对霉毒素的认识,将霉毒素的危害降低显得非常有必要。
       高温高湿天气,是霉毒素最易生长形成的气候条件,同样也是水产养殖动物生长最旺盛的季节。因此,在水产养殖方面提高对霉毒素的认识,将霉毒素的危害降低显得非常有必要。

来源

1.饲料存储不当或存储时间久是霉毒素产生的重要来源之一,水产养殖不可避免的是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进行,在这种条件下,饲料中所含的脂肪等营养物质极易滋生霉菌产生霉毒素。很多时候,表面上并不能看出饲料已经发霉了,但其实霉毒素正在形成。

2.饲料原料也是滋生霉毒素的重要场所,饲料原料中玉米、麸皮等,由于其生产季节相对固定,很多原料需要存放较长的时间,一些存放不当饲料原料则极易产生霉毒素。

尽管在饲料加工的过程中,高温可以杀灭部分霉毒素活性,但大部分的毒素仍存在,并在使用过程中给水产养殖动物造成危害。

3.部分存放过久的中草药产品也容易产生霉毒素,如黄芪、陈皮等中草药,在存放不当的条件下较容易发霉,产生毒素;此外,开袋后的中药产品不能及时用完也很容易发霉滋生霉毒素。

4.养殖户不注意细节也使得霉菌有可乘之机,如开袋的饲料没用完后不及时扎紧袋口、开包的药品不能及时用完、一些已经发霉的饲料或者药品舍不得扔掉继续用,以及拌好料不及时投喂等习惯都是滋生霉毒素的可能原因。

危害

霉毒素中的黄曲霉素,毒性超砒霜100倍。霉毒素会对水产养殖造成什么样的危害呢?具体如下:

1.对虾类的危害:直接损伤肝胰腺,造成虾的免疫系统功能丧失;继而引发偷死、长不快、体色差、容易应激、软壳等;此外,还引起虾的消化道损伤,造成空肠空胃、红肠红胃,继发感染后形成白便等。

2.对鱼类的危害:造成鱼类肝脏颜色变淡、肝易碎、胆囊肿大;鱼表现为体色不好、生长慢、容易浮头、易发病。

霉毒素对水产动物的危害多表现为隐性的,积累到一定的程度造成的损伤是不可逆的;特别严重的是霉毒素对水产动物免疫系统的损伤,导致养殖动物很容易继发其他病害,而且这种发病造成的损失往往来得又快又狠。

防治

尽管霉毒素的危害在水产养殖过程中不可避免,但是我们仍然可以通过一些措施将其危害尽量降低。

措施一:保肝。强化水产动物的肝脏(肝胰腺)功能,提高肝脏的解毒能力,是应对霉毒素危害最根本的措施;肝脏是水产动物的解毒中心和免疫调控中心,霉毒素进入机体造成损伤的最重要器官也是肝脏,因此提高肝脏在对抗霉毒素过程中解毒功能是降低霉毒素危害的最重要措施。

措施二:护肠。增强肠道功能,修复肠黏膜,吸附吃进去的霉毒素排出体外,减少霉毒素在体内蓄积,减少对肠道的损伤;对于降低霉毒素的危害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措施三:注意养殖过程中的细节。不过多储存饲料、开袋的药品或饲料及时用完;坚决不使用发霉的饵料;养殖拌料工具及时清洁等。

预防

经常性的使用保肝药物和多维类产品拌料,增强肝脏的解毒功能,及时将吸收进体内的霉毒素降解;同时配合肠道保健药,如肠卫士,加强肠道对霉毒素的脱毒、排毒作用,减少霉毒素的吸附;建议上述保肝护肠方案高温季节每半个月至少使用三至五天。

霉毒素的预防是一个细致、长期的过程,不要等到在体内蓄积到相当的程度造成严重损失时,才意识到霉毒素的危害,及时的解毒排毒,将霉毒素在体内的量尽量减少才是减轻霉毒素危害的根本之道。

编辑:foodqa

 
分享:
关键词: 霉毒素 水产 养殖 危害
[ 网刊订阅 ]  [ 生产技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推荐生产技术
点击排行
 
 
Processed in 3.642 second(s), 333 queries, Memory 1.73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