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类及其蝌蚪的敌害较多,一些藻类、原生动物、水生昆虫、哺乳动物、鸟类、爬行类、鱼类,甚至蛙类本身都是它们的天敌,有时危害还相当严重。
一、藻类
1.青泥苔为土池或水泥池中常见的丝状绿藻的总称。它包括星藻科中的水绵、双星藻和转板藻三属的一些种类。在春季随水温升高,在池塘的浅水区萌发,早期颜色深绿,像毛发一样贴在池底,衰老时颜色转黄绿色,丝状体断离池底,成棉絮状,形成一团一团的乱丝,漂浮水面。
危害:主要危害蝌蚪,特别是小蝌蚪常钻进青泥苔中,被丝状体缠住而造成死亡。如果大量繁殖,还会消耗池塘中的养料,使池水变瘦,抑制浮游生物的繁殖,从而影响蝌蚪的生长。
防治方法:蝌蚪放养前,每㎡池塘面积用生石灰50一100g,化水后全池泼洒清塘,可杀灭青泥苔,或用草木灰撒在青泥苔上,青泥苔因得不到阳光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而死亡。已放养蝌蚪的池塘,可用浓度为0。2一1。0mg/l的硫酸铜溶液全池泼洒。
2微囊藻是蓝藻门的藻类,细胞球形,有假空泡,很多细胞聚在一起形成不规则群体。在温度高、含氮量多或有机质丰富的水体中能大量繁殖。蛙池及其蝌蚪池的有机质多,微囊藻常大量繁殖形成铜绿色“水花”称“湖淀”。
危害:藻类细胞外有一层胶质膜,蝌蚪摄食后不能消化。如繁殖过盛,则群体衰亡阶段体分解产生有毒物质,引起蝌蚪池缺氧,造成蝌蚪死亡。
防治方法:同青泥苔的防治方法。
3.水网藻是绿藻门的种类。藻体由很多圆筒形细胞相互连接构成网状群体。每个网眼由5一6个细胞连接而成,集结的藻体成网状,故称水网藻。
危害:水网藻在浅水池塘里像张开的“罗网”,蝌蚪钻入其中被缠住而死亡,危害程度比青泥苔严重。
防治方法:同青泥苔的防治方法。
二、蛭类(蚂蟥)
环节动物门蛭纲。一般躯体呈扁形、柱形或椭圆形,体柔软,有前后吸盘。
危害:水蛭头部可钻入蛙类皮肤内吸血,危害大。
防治方法:把池水抽干捕捉,用生石灰清池。
三、昆虫
1龙虱及水蜈蚣龙虱为鞘翅目的昆虫,身体呈椭圆形。水蜈蚣又称水夹子.是龙虱科龙虱、灰龙虱等幼虫的统称。
危害:龙虱成虫和幼虫都危害蝌蚪。蝌蚪饲养阶段正是水蜈蚣的繁殖盛期,所以危害严重。
防治方法:蝌蚪放养前,每㎡池塘面积用生石灰50一100g,化水后进行全池泼洒清塘消毒,可以消灭水蜈蚣;在池塘进水时要用密网过滤,防止龙虱和水蜈蚣随水进入饲养蝌蚪的池塘中。也可用少量煤油遍洒杀死水蜈蚣。
2.红娘华属蝎蝽科或红娘华科,又称小蝎子。
危害:红娘华在我国分布很广,主要危害中小蝌蚪。
防治方法:同龙虱及水蜈蚣的防治方法。
3.松藻虫又名仰泳蝽或仰游虫,属仰泳蝽科。
危害:白天在水中摄食蝌蚪,晚间飞出水面危害幼蛙,常用刺状的口吻刺入蝌蚪和蛙体内吮吸体液,危害比较严重。
防治方法:同龙虱及水蜈蚣的防治方法。
四、鱼类、鲇、鲤、鲫等
危害:主要是肉食性和杂食性鱼类吞食蛙卵和蝌蚪。
防治方法:彻底做好清池工作,在进出水出水口处用密眼网过滤,防止杂鱼及水生昆虫进入。
五、哺乳动物
1.老鼠是蛙类的主要天敌。捕食蝌蚪和幼蛙,对幼蛙的危害尤为严重。
2.鼬鼠又称黄鼠狼。性残忍,对成蛙和幼蛙都有危害,危害相当严重。
3.水獭为半水栖兽类。水獭昼伏夜出,栖息在池塘岸边的洞穴中,对成蛙和幼蛙都相当严重危害。
对哺乳动物的防治主要靠随时捕杀或寻找洞穴进行捕杀;对数量较多的鼠类可用灭鼠药进行大面积毒杀,但在投放鼠药时必须注意对其他动物的安全。
六、两栖类
主要是一些蛙类,会吃食养殖蛙类的蝌蚪,危害比较严重。对两栖类可采取捕捉的方法防治。
七、爬行类
1.蛇部分时间在水中生活,捕食蛙和蝌蚪,危害比较严重。有些蛇类在陆地上捕食林蛙。
对于蛇的防治可采取捕杀的方法。
2。鳖俗称甲鱼。常栖息于江河、湖泊和池塘中。在水中游动活泼,出水后爬行也迅速,常吃食幼蛙及蝌蚪。防治方法可采取捕捉的方法。
八、鸟类
适于水边生活并吃食蛙类及其蝌蚪。有以下几种:
苍鹭、池鹭、翠鸟、鸥、乌鸦、野鸭等能捕食蛙卵、蝌蚪和幼蛙。对家鸭也要注意看管。对于鸟类的防治可采取驱赶或捕捉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