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网服务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产技术 » 养殖技术 » 水产养殖 » 正文

越冬鱼种优质高产七管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10-08
核心提示:随着温度降低,鱼类养殖逐渐进入越冬保种阶段,做好这一时期的鱼种养殖管理,对于下一年水产养殖的顺利进行有着极为关键性的作用。
     随着温度降低,鱼类养殖逐渐进入越冬保种阶段,做好这一时期的鱼种养殖管理,对于下一年水产养殖的顺利进行有着极为关键性的作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加足塘水  鱼种培育池的水位可加深到1.5~2米,15~20天加水1次,逐渐增加,以确保池水清新,水质嫩而不老。

二、投饵施肥  秋冬以草鱼为主的鱼池加大精料的投喂量,每天的投饵量不少于总鱼体重的4%,分上下午2次或3次投喂。入冬之前,根据水质肥瘦情况施足有机肥,每亩一次泼施100~150公斤发酵的人粪尿,整个冬季施肥3~4次。入冬以后碰上连续晴3天以上,水温在10℃以上,也应投饵,每天投喂1次或隔天投喂1次。

三、并塘越冬  在霜降至立冬之间,拉网检查1次,对鱼膘体、规格、成活率及病害情况作一番总体了解。并分规格并到几个条件较好的池塘蓄养,蓄养池以1300~2000平方米为宜,体长10~13厘米鱼种5万~6万尾/亩。

四、鱼种消毒 鱼种消毒要及时,尽量做到当天投放鱼种,当天进行消毒。秋冬季节不要用食盐消毒鱼种,以免破坏鱼体表面的黏液,引起鱼种死亡,鱼种消毒一定要以防治水霉病为主:高聚碘浸泡消毒10~15分钟,每立方米水体用药10克。

五、分养管理  鱼种要按不同规格合理分养,做到回池所放鱼种规格一致。由于规格大的鱼种食量大,抢食力强,如同时放养小规格鱼种,则小鱼会得不到足够的饵料而体质下降。16厘米以上的鱼种,可投放在成鱼池内套养,偏小鱼种需专池培育,以免导致争食,发生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极端现象。

六、定期巡池  鱼种培育期间要坚持每天巡池观察鱼摄食与生长情况,注意水质变化,勤换新水,每周加换新水一次。并经常清扫食场,及时捞出残渣剩饵,每半月在食场周围用漂白粉0.5千克化水泼洒,定期投喂药饵,最好每月两次,每次连续喂3天,发现病鱼、死鱼要及时捞出深埋,同时进行诊断,给予药物防治。

七、防病管理  每天将池塘中的残饵和杂物捞出,并根据天气和鱼类的活动情况及时加注新水。在入冬施肥之前,对全池用生石灰13.5公斤/亩,漂白粉1克/立方米泼洒消毒。以后每15~20天对食场消毒1次。

入秋后注意预防锚头鳋病和日本鲺病,每立方米水体喷雾或泼洒1克晶体敌百虫,隔3~7天再泼1次。冬末要预防水霉病;每亩1米深的池塘全池泼洒高聚碘100~150毫升或者2.5~5公斤食盐兑人尿50公斤。

编辑:foodqa

 
分享:
[ 网刊订阅 ]  [ 生产技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推荐生产技术
点击排行
 
 
Processed in 1.420 second(s), 196 queries, Memory 1.39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