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网服务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产技术 » 养殖技术 » 水产养殖 » 正文

池养黄鳝秋季管理方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5-28
核心提示:秋季气温适宜,是黄鳝的生长旺季。要使池养黄鳝获得高产高效,秋季的饲养管理切莫耽误。

秋季气温适宜,是黄鳝的生长旺季。要使池养黄鳝获得高产高效,秋季的饲养管理切莫耽误。

改善水质 鳝池水深控制在30厘米左右,及时清除池中残饵及污物,保持水质“肥、活、嫩、爽”,水色清爽,呈淡褐色或嫩蓝色,且经常有变化,使池水肥而不老。每隔1~2天换水1次,定期施用生石灰调节酸碱度,控制池水pH值在7~7.8之间。

控制水温 黄鳝养殖最佳适温为24~28℃。初秋气温较高,阳光直射水面水温会快速上升,影响黄鳝食欲而抑制其生长速度,甚至染病死亡。此时期应把水温控制在28℃以下,方法是:①加水。当气温升至35℃左右时,放掉表层1/3水,加注新水,有条件的最好采用小流量的常流水。加注新水应缓缓冲入,经一段时间,细流入池,温差不大于2℃。②遮阳。池上方搭遮阳棚,面积占池面的1/3~2/3。池旁栽种葡萄、丝瓜、扁豆等经济作物,让池水既保持一定光照,又避免较高水温。③种草。池水中种植水葫芦、水浮莲等水草,水草面积控制在水面的一半以下。池内置少量瓦块、树桩等,供黄鳝栖息、隐藏和避暑。

加强饲喂 秋季黄鳝摄食旺盛,应保证质优量足的饲料供应,促进黄鳝快速生长。鳝饵以蚯蚓、蝇蛆、螺蚌肉及畜禽内脏等新鲜饵料为主,同时辅喂适量的麦麸、饼粕、瓜果等植物性饵料。动物性饵料一般洗净后,用每公斤水加200毫克高锰酸钾溶液浸泡3分钟,再用清水漂净后投放在沉于水面下3厘米左右的饵料台上。一般每天鲜饵投喂量为黄鳝体重的8%左右,干饵量为鲜饵的一半,严禁投喂被污染或腐败变质的饵料。投饵要坚持定时、定位、定质、定量原则,特别应注意投饵量,若遇到恶劣天气鳝鱼摄食量减少时,应适当减少投食。

防逃治病 若遇天气突变会使鳝鱼感到不适、焦躁不安而伺机逃走,特别是在雷阵雨或夜间暴雨时其外逃可能性最大。因此,应经常检查池壁、池底有无裂缝,排水口网是否完好,水深是否接近溢流水位。此外,秋季也是鳝病高发期,其常见病及防治方法如下:

①感冒病。主要原因是气温变化大,引起水温剧变而导致黄鳝感冒。应严格控制温度,掌握换水量,防止鳝池注换水前后温差过大。

  ②发烧病。因池水过浅、水温过高引发,病鳝焦躁不安,常浮出水面或躺在水草上频频摆头,饥而不食,最后死亡。预防措施是遮阳降温、加注新水。黄鳝患病后,每立方米水体用5毫升0.07%浓度的硫酸铜溶液全池均匀泼洒。也可每立方米水体用大葱100克、食盐50克、桑叶15克捣碎成汁全池泼洒,每天2次,连用2~3天。

  ③水霉病。霉菌孢子吸取黄鳝皮肤营养,向外长出棉毛状的菌丝,继而在体表蔓延扩展形成肉眼可见的“白毛”。可每立方米水体用甲基蓝3克对水全池泼洒;也可按池水量用0.04%食盐和0.04%小苏打合剂全池泼洒。

  ④腐皮病。病鳝初期体表出现大小不一的红斑,腹部两侧有点状充血发炎,游动无力,病情严重时表皮点状溃烂,体表有形状不规则小洞,并感染内脏而死亡。防治该病,可每立方米水体用5~10毫升鳝病灵,全池泼洒,连用3天;也可每立方米水体用2克五倍子煎水全池泼洒,连用2~3天。

  ⑤出血病。病鳝在水中上下窜动或不停绕圈翻动,久之则无力游动,横卧于水草上呈假死状态,体表有血斑,斑块形状不定,大小不一,斑块周边出血较中间区域严重,整个体表以腹部为重,两侧不多,死亡率高。

编辑:foodqa

 
分享:
[ 网刊订阅 ]  [ 生产技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推荐生产技术
点击排行
 
 
Processed in 0.144 second(s), 14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