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网服务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产技术 » 养殖技术 » 水产养殖 » 正文

深水池塘鱼病防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9-05
核心提示:目前许多精养池塘的水深已超出了以往的常规概念,由以前标准的1-1.2米,加深至1.5-1.8米,有的甚至超过了2米。从一定程度上来讲,深水养殖可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节约劳动成本,提高鱼池的综合养殖效益。
       目前许多精养池塘的水深已超出了以往的常规概念,由以前标准的1-1.2米,加深至1.5-1.8米,有的甚至超过了2米。从一定程度上来讲,深水养殖可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节约劳动成本,提高鱼池的综合养殖效益。
 
      但是,池水的加深也给鱼病防治带来了不便。这是因为鱼放养品种增多,底层鱼和中上层鱼的分化程度明显,当鱼发生细菌病或寄生虫病时,对池塘进行水体消毒和整池杀虫,由于水体存在温差问题,外用药物不能直接作用于水体底部和底层鱼,即使根据池塘的实际存水量,按照药品的标准用量使用,也不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例如在混养池塘中草鱼、鲫鱼、鲤鱼同时患有细菌性疾病,使用药物治疗后,草鱼会很快治愈,但是底层的鲫鱼、鲤鱼仍有不断死亡的情况发生。
 
      针对这一情况,应采取相应的对策,在使用治疗药物之前,应当想办法让底层鱼上浮,使药物直接作用于鱼体。可以使用氯制剂片剂以较小的用量直接作用于池底,利用其强烈的刺激性迫使底层鱼上浮,然后再泼洒相应的治疗药物,在用药几个小时以后,开动增氧机,使药物混匀于整个鱼池,这样就可以保证鱼体在第一时间内接受到药物治疗,同时可避免药物浪费以及使用过量的问题。当然,在治疗药物选择上应尽量选取刺激性小的药物,如碘制剂等。
编辑:foodqa

 
分享:
关键词: 深水 池塘 鱼病 防治
[ 网刊订阅 ]  [ 生产技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推荐生产技术
点击排行
 
 
Processed in 1.593 second(s), 147 queries, Memory 1.26 M